第四十八章龙与法老王-《装绅弄鬼》
第(2/3)页
按照《易纬是类谋》和《甘石星经》所述,黄帝世,名水赤,大鱼出,斗拨纪,天下亡。据汉代郑康成的注解,名水指河水、洛水,大鱼指鲸鱼。在名水赤,大鱼出,斗拨纪,天下亡就是说名水变红,鲸鱼出现,北斗失序,天下灭亡。此名水为哪条大河?汉代郑康成说是河水、洛水。这与《蜀王本纪》记载的望帝的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易纬是类谋》、《甘石星经》和《蜀王本纪》的记载来看,黄帝时期肯定出现过天文地质和大洪水事件。这次大洪水的时间既然发生在黄帝时期,那么应该就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值得给予相当关注。这次洪水的规模如何?《甘石星经》所述名水赤,大鱼出。鲸鱼竟然出现在河水、洛水或者说是江河!这岂不意味着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差不多都给海水淹了!如果是这样,三星堆的文明、中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文明自然都得一次性消亡!洪水消退后建立起来的文明处于石器皇朝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目前发掘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东北一线主要有:黑龙江省呼玛十八站旧石器遗址、讷河市清和屯遗址11800年前、哈尔滨阎家岗遗址、阿城交界镇古人类洞穴遗址17.5万年前、吉林省榆树县周家油坊旧石器4万年前、吉林延边龙人沟1.5万年前、安图县明月镇安图人旧石器初期遗址。这些遗址,自北而南连起来,正好是《五藏山经.北山经》山系的一部分。晋西、冀北的所谓旧石器遗址,主要有:朔县城西北峙峪文化29000年左右、周口店首都人遗址50万年至20万年、山顶洞人2万年前、许家窑旧石器文化10万年前、阳原县虎头梁旧石器文化不到2万年、马圈沟旧石器遗址、小长梁遗址、冀北阳原东谷坨文化距今约100万年。
这些遗址,正好位于《五藏山经.中次二经》和《中次三经》之间,其走向是东西向的。晋西、冀北南段至山东之旧石器遗址,主要有:甘肃镇原寺沟口旧石器遗址、甘肃镇原姜家湾旧石器遗址、庆阳旧石器遗址、秦西长武窑头沟及鸭儿沟旧石器遗址、晋西丁村旧石器文化遗址2.7万年左右、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2.4万0-1.6万年前、安阳小南海旧石器遗址1.3万-5万年前、新泰市乌珠台遗址2-5万年、山东沂源猿人遗址40-50万年。这些遗址,其东西连线,正好是《西次三经》起始线与《五藏山经.中次七经》路线。
遗址就分布在此二线附近。而晋西苪城西侯度遗址至蓝田人遗址之连线正好是《五藏山经.西山经》首经之路线!鄂西至安徽、江浙一线有:陨西黄龙洞旧石器遗址10万年前、大治旧石器遗址28.4万年,有剑齿象、巢湖市银山旧石器遗址20万年左右。其东西连线正好在《中次九经》沿线。二者走向完全一致。滇黔一带旧石器遗址,主要有:丽江旧石器遗址、元谋人170万年前、呈贡县龙潭山昆明人遗址3万年前、富源大河旧石器遗址3.6万-4.4万年前、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文化。这些遗址按顺序连缀,其走向正好与《五藏山经.中次十一经》吻合,呈“V”字形走向。
所以,我客观分析,上古先民的聚居区和交通线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人类总是趋向于在原有的聚居区生活,交通线一经形成,除非出现地质变化,否则不论年代相距多远,人类总是依照原聚居区和交通线活动。而《山海经》各山路线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具有相当高的吻合性。如或者西北角,西疆天山至北疆至甘肃、内蒙所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其连线正好与《北次三经》路线之首吻合。东北一线,自吉林到黑龙江,其新石器遗址连线刚好是《北山经》首经一部分。而红山文化,更是《中山经》首经和《中次二经》路线;龙山文化则处于《中次六经》和《中次七经》之间;陶寺文化则在《中次七经》路线之西;彭头山文化在《中次九经》路线之中部,凌家滩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滨文化之连线与《中次九经》路线更是具有相当高的重合性;马家窑文化则在《西次二经》之东。这说明《山海经》路线是符合考古结果的。问题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曾经出现过那么大的洪水吗?
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是相当重要的。在此期间,应该发生过一次大洪水。而按照《塔纳赫经》记载,大洪水前而雅威赫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在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西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幼发拉底河。世人可以从前面的分析知道,《塔纳赫经》中的大洪水其实是黄帝到尧帝期间几次大洪水的模糊记忆。《塔纳赫经》连上帝是谁都含糊不清,它又会将伊甸园的四条大河的地理位置记忆得那么清楚吗?当然不可能。事实上西方一些先贤也并没有真正认为伊甸园就在两河流域。西方先贤有认为伊甸园在地中海的,有认为在亚特兰蒂斯的,有认为在东天竺的。众说纷纭。伊甸园到底在哪?
如果分析伊甸园中的四条河。《塔纳赫经》为比逊,而《山海经》中的滂水之天外种族一种与相近;基训也和《山海经》中济水一种相近;西底结则更是萨底江的旧名,幼发拉实则是雍和江的旧名。而这四条河恰恰就在中国的滇南!雍和人实际上正是炎帝的祖族,也就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这个谜团来自于那个影视剧里面牛皮哄哄却智商欠费的天启,这个世界大概不存在什么X战警,但存在神秘的埃及文明,他们几乎什么也没留下……除了同样神秘的金字塔。现在我知道了,《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述的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按照《山海图》和《大荒经》抽丝剥茧,此处的灵恝老甲已到了地中海一带。可见炎帝后人也就是所谓的祝融罪民已迁到了地中海一带!窫窳是祝融一系,而灵恝就是其子。这就意味着埃及法老王都是祝融女帝的后代。
按照《海内西经》所述:“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yàyǔ,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系之山上木。”炎帝炎帝一族的内战导致外敌黄帝一族趁机发难,蚩尤等少壮派起兵失败,炎帝一族被驱逐出境。可惜的是,互人之国被后世考古学家误注为五胡乱华的氐人之国。一字之易,实属大错。互人之国就是互人之国,即法老之国!法老是互人的旧名词而已。《大荒西经》所述地中海一带的法老国,是炎帝之正统后裔灵恝老甲建立的!他就是最初的法老王!如古埃及壁画上的象形文,人名前往往画一个代表炎火的太阳。太阳就是日,读la,所以埃及法老就叫拉某某。这些代表人的可形象化的事物,主要指太阳和动植物实际上是文字未出现前的绘声绘色,也就是图画文字,为文字的初始阶段。
《大荒西经》后面更是说得明明白白的,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有大巫山。有金之山。青鸟,即驾鸟、耆那、羌人之祖先神;身黄,即少皞之祖先神;赤足,即夏族之祖先神;六首,即鹿蜀、六诏之祖先神。鸀鸟,即蜀山氏后人之祖先神。大巫山,就是大马士革的旧名。金之山,即金字塔之旧名!《大荒西经》明明白白告诉世人,法老国为炎帝正统后裔灵恝建立的。法老国的上位者为青鸟后世称为少皞,为夏族中原人士,蜀山氏后人之六诏一族。灵恝统治的范围不仅在埃及,而且到达了今大马士革一带,甚至到达了两河流域!《山海经南山经》首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南山经》首经招瑶山说的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按照《山海图》抽丝剥茧,招瑶山在后世的叙利亚东北。榖木,即喾巫中国所说的帝喾的祖先神。迷榖,此即后世所称的蒙兀。而已狌兽,实则为双双族、商汤族、成汤族之祖先神。
此四者上古实为一类,为天外种族之一种,也为同一族演化。《南山经》首经之招瑶山经,明确说明了招瑶山那里有炎帝一族,有帝喾之蒙兀族,有巴人之双双族,即世人后世所说的商汤族。这就不难解释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与古中国文明的关系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炎黄大战以后,祝融罪民逃到埃及,其后,炎帝一族的灵恝建立法老国。法老国地盘后逐渐扩大到两河流域。到公元前2400年左右,这一族已经深入两河流域,后来在同样背井离乡的轩辕黄帝直系帝喾一族帮助下,建立了阿卡德帝国,这就是西方在两河流域考古中发掘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实际上是三苗文明!《山海经》称之为“寿麻”。寿麻、三苗、苏美尔实际上是一族,为旧名的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