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暗度陈仓,给香江电影搞个大的(求全订)-《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第(1/3)页

    刘家良那边的高调应战,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瞬间让整个香江电影圈炸开了锅。

    报纸上连篇累牍都是“暑期档擂台赛”、“南北功夫终极对决”的标题。

    电台电视的娱乐新闻也疯狂跟进,街头巷尾的茶餐厅里,人们热议的话题,都离不开程学民和刘家良的这场隔空骂战。

    程学民坐在长城酒店客房的窗前,看着下面街道上报童挥舞着刊登着巨大标题“刘家良拍案应战!《武馆》硬撼《少林寺》!”的报纸,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笑意。

    傅齐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厚厚一迭当天的报纸,脸上带着兴奋和一丝忧虑。

    “小程老师,你看!全港的报纸,头版头条都是你们打擂的消息!这下热度彻底起来了!”傅齐将报纸摊在桌上,指着头条说道:

    “刘家良这次是真急了,放出狠话,说要让你这个北佬见识下什么叫正宗南派功夫!”

    程学民随手拿起一份《东方日报》,扫了一眼上面刘家良怒目圆睁的照片和充满火药味的发言,淡淡说道:“急了就好。”

    “他越急,嗓门越大,媒体的版面就越多,我们的宣传费就省得越多。”

    傅齐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佩服地竖起大拇指,说道:

    “高!小程老师实在是高!你这手引蛇出洞,借力打力,玩得炉火纯青啊!

    刘家良现在是被你架在火上烤,不应战,面子丢尽;应战,就等于免费帮我们《少林寺》做宣传!”

    程学民放下报纸,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流,说道:“香江这个地方,酒香也怕巷子深。光靠片子好不够,得会吆喝。

    刘师傅既然愿意陪我们唱这出戏,我们得把锣鼓敲得更响些。”

    从这天起,程学民在全力投入《少林寺》后期制作的同时,也化身“香江影坛第一毒舌”。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和刘家良隔空对骂,而是将战火引向了整个香江电影圈。

    每天结束在长城冲印厂繁重的剪辑,配音工作后,他都会抽出时间,接受几家关系较好的报纸的简短电话采访,或者直接让傅齐放出几句锐评。

    他点评嘉禾邹文怀老板野心勃勃,但旗下作品商业味太浓,缺乏文化底蕴;

    调侃邵氏方逸华守着片场制度的老皇历,创新不足,可惜了邵爵士打下的江山;

    评价新艺城麦嘉等人脑子活,套路新,但作品深度不够,像快餐,吃多了腻味;

    甚至对徐克等新浪潮导演,他也惋惜其“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

    他不仅点评公司,导演,连明星八卦也不放过。

    某个当红小生爆出绯闻,他点评年轻人要把心思放在演技上;某个艳星登上杂志封面,他评价电影靠的是故事,不是噱头。

    他的话刁钻辛辣,往往一针见血,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内地视角,每次都精准地戳中香江电影圈的痛处和痒处,引发更大的争议和讨论。

    香江媒体乐疯了!

    程学民简直就是行走的头条制造机!他随便一句话,就能炒上好几天。

    反对者骂他“北佬嚣张”、“不懂装懂”、“哗众取宠”;支持者主要是被他作品折服的年轻观众和部份影评人,则觉得他“敢说真话”、“眼光独到”、“打破了香江影坛的死水”。

    这股由程学民亲手点燃的骂战之火,让《少林寺》和程学民本人的名字,在短短几天内就变得家喻户晓,热度持续飙升,远远超过了任何商业广告的效果。

    傅齐每天看着报纸上,关于程学民和《少林寺》的海量报道,笑得合不拢嘴,直呼这宣传效果,花几百万都买不来!

    就在公开场合高调引战的同时,程学民私下里,却在进行着另一项更为隐秘和重要的计划。

    《救赎》的筹备。

    一天傍晚,程学民避开记者,独自一人,穿着普通的衬衫长裤,戴着一顶鸭舌帽,搭乘天星小轮过海,来到了港岛中环。

    按照地址,他走进了一栋略显陈旧,但位置僻静的写字楼。

    长城公司的傅齐早已在此等候,身边还站着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干练的中年男子。

    “小程老师,这位是陈律师,处理本地事务很有经验,绝对可靠。”傅齐低声介绍。

    程学民与陈律师握手寒暄后,直接切入正题。

    他在陈律师的陪同下,仔细查看了几处位于港岛半山和九龙塘的闲置别墅和仓库。

    这些地方环境相对安静,空间足够,且邻居不多,便于封闭管理。

    也非常适合作为《救赎》这种敏感题材影片的筹备基地和内部试拍场地。

    程学民最终看中了一处位于九龙塘,带独立院落和车库的旧别墅,虽然租金不菲,但私密性极佳。

    “就这里吧。”程学民拍板,说道,“麻烦陈律师尽快办妥租赁手续,用……嗯,用‘东方影业’的名义。”

    这是他让小姨顾秋娜在美国注册的空壳公司,用于一些跨境资金和敏感事务的操作。

    处理完场地事宜,程学民回到酒店,立刻草拟了一封加密电报,发往美国洛杉矶。

    收报人:顾秋娜。

    电报内容言简意赅:“小姨,香江一叙,事关新片,速来。学民。”

    三天后,一架从美国旧金山飞来的航班降落在启德机场。

    旅客中,一位穿着剪裁合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戴着宽檐太阳镜,气质出众的青年女性,拎着小巧的皮质行李箱,步履从容地走出闸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