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约彩鸾归去(二)-《兴唐》


    第(2/3)页

    可不纳便罢,纳了就是亲人,李威狠不下心来。

    又说道:“吃饭吧。”

    仆役端上来饭菜,太子说有办法,野辞明月变得开心起来,兴高采烈地吃过饭,告辞离开。

    裴雨荷看着她离开,又说道:“殿下,她是党项人。”

    这一句话与刚才意思是两样的。

    “孤知道,可是迫非得己。青海之局,不仅是吐蕃出动的军队,还有吐谷浑与党项这两部,吐谷浑部留下来的,基本无药可医,特别是上层,与吐蕃多有姻亲,甚至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就是吐谷浑王妃所生。因此,孤只好拉拢党项人,可他们不信。不得己啊,只好答应他们这个请求。你们不知道,此战,党项人虚与委蛇,与竭力死战,这两个反应,就让我们唐朝少牺牲了多少将士。更不要说,多次得到他们相助。将来的帮助会更大。正是一个东宫之妃,让他们看到盼头。仅是一个东宫之妃子罢了,若是吐蕃降伏,对我大唐忠心,孤同样也会纳吐蕃一个女子为妃!”

    说到这里,大约不高兴,说道:“婉儿,月儿,你们今天晚上陪寝。”

    两个小家伙眉开眼笑。

    “你们在胡想什么,只是陪寝,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

    说着,丢下几个愕然的妻子,搂着两个小家伙进房休息了。

    ……

    诺曷钵每天来找李威,李威找得不耐烦,只好闪躲。诺曷钵又想出一个办法,让金城县主,每天到李威几位妻妾这里吃晚饭,吃过晚饭不离开,继续聊天,李威一回来,金城县主的侍卫就去禀报。

    李威逼得没有办法,说道:“大汗,孤没有想出办法来,你何苦逼我?”

    “殿下,一定会想出办法的,”诺曷钵说道。

    他也没有办法,来求他帮助的族人越来越多,他无计可施,只好寻找太子想法解决。

    “其实办法有一个的,可孤却有很多担心。”

    “什么办法?”

    “孤不计前嫌,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举族前来投奔大汗,暂时到灵州安住。等到青海平定下来后,再由大汗带回青海。”

    “这个方法好,”诺曷钵早就想开这个口,可是双方梁子结下来,休说是自己吐谷浑人,唐朝军队也死了太多,两次大战,十几万人没了。还不计前后遭到侵犯的百姓,以及安西四镇的失守牺牲的将士。

    这中间党项人与吐谷浑人可谓功不可没。

    太子也差一点逃不出来,吐谷浑人同样功不可没,因此开不出口。

    “当真好?孤问你,就算我们唐朝亏欠你们吐谷浑的,然而你能保证这些族人归顺后,以后就不记仇,就能忠于我们唐朝?”

    “我敢保证,错了一次,他们不敢再错第二次了。若有人对唐朝起谋叛之心,不用朝廷出面,我会将他们全部诛杀。”

    “就算如此,孤再问你,赤岭以西无法生存下去的这群愚民,可是不少人,吐蕃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来到河湟?那个伪可汗,能够睁睁睁看到他们跟随大汗你前往灵州?”

    “殿下……”

    “大汗,你对唐朝一直很忠心,我说过,我们是亲戚,按理你是孤的长辈。孤不打诳语,可以放下成见,让他们前来投奔。而且孤也承诺,一旦青海平定下来,会让你们族人返回。”这里说得很模糊,就是返回,也不是以前的吐谷浑,河湟开耕成功以后,从今年起就要开始迁移大量汉人过来。这里因为战乱,人烟越来越稀少,地又广,虽说一季,虽说有高原反应,毕竟还不是吐蕃高原那么可怖。将会有更多百姓贪图这里广大的沃土,迁移于此。

    也就是说将来的青海,只能是汉与吐谷浑人共居的地区,没有国家了,只会是唐朝的一个州府,或者几个州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