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镜里朱颜都变尽-《兴唐》
第(2/3)页
李首成垂首答道:“不可啊,殿下才方离开京兆。”
“本宫知之,外面情形如何?”
“外面国泰民安,只是,只是……”
“说出来,只是什么?”
“只是雍王殿下修注《后汉书》,投者如云,雍王府上整天门庭若市。每一篇注集出,立即被文人士子传扬,被称为古今以来《后汉书》最好的注解。”
“最好的注解吗?”
“奴婢不一定认同,也许此注甚好,最好未必,多是他人捧抬。但奴婢很担心啊。”
“你担心什么,这个不孝子,不及他大哥十分之一。”可是武则天皱了皱眉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弘儿在青海遇到了什么事自己怎么办?弘儿登基,自己有继续周旋的余地,这个老二若是登基,与自己只会是鱼死网破结局。想到这里,又说道:“你去将裴侍郎喊来,本宫这有几篇奏折悬而未决,请他来商议。”
“喏!”
倒不是太假,是有几篇奏折,她与李治皆没有商定下来,将这几篇奏折抽出,一会儿裴炎被带到,隔着帘子,两人探讨着国事。商议完毕,武则天命人端上茶来,道:“裴侍郎,国家兴平已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本宫高兴的。然而太子为了国家,去了青海,本宫实在担心不止。可是一群宵小之辈,居然窜夺雍王……本官很担心哪。”
矛头直指李贤。
其实这件事,百姓议论很多的,也不是说李贤多可恶,李治要抬他,回避会有什么结果?即使回避,父亲已抬过了。大哥会容忍,可以后登上帝位,会不会容忍,若有小人将此事翻出来,自己会不会倒霉?李贤内心也挣扎过许久。而且帝位,李贤真不想?加上手下一群幕僚如武则天所说,也想上位。作为一个王府的官吏参谋,一辈子只是如此。可作为未来帝王的参谋亲信,仕途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好人怕三劝,坏人怕三说,于是一步步与大哥决裂。
百姓也许不知,作为裴炎,心知肚明。休说裴炎,连李威在父亲左迁几位宰相时,就猜出父亲会有什么计划,慨叹一声,这一回兄弟是没有办法做了。
武则天将此事翻出来,不是为了李贤种种的行径,说完后,隔着帘子,看着裴炎表情。其实这个帘子也只是做一个样子,丝帘或者珠帘,帘后的人能看到帘前,帘前的人若胆子大,也能看到帘后。
“陛下文治武功,不亚于太宗文皇帝,然没有惩文皇帝之戒,朝堂上这两年争执不休,臣也很担心。”
“是啊,本宫很早就听过你品性高洁,乃是裴家最杰出的弟子。后来为官,论称职无人能及你左右,君乃国家栋梁之材,国家多事之秋之即,还望君多加努力。”
“臣一定不负天后重托。”
“好,那退吧。”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武则天忽然笑了起来,李首成问道:“天后,为何发笑。”
“本宫是笑,弘儿为什么不愿意与此人亲近了。”
“为何?”
“此人心向莫测啊。”
“???”李首成脸变了变,这可不对了,对太子心向莫测,也许说是不支持太子,对天后也心向莫测,难道他是支持李贤的?可也不能用心向莫测这个形容词。
“不过弘儿倒底腐朽了,这世上何来好人坏人之争,用得好,就是好人,用不好就是坏人。越是这种人,只要能驾驭,比什么人皆好用。”说到这里,嘴角扬起一个自信的笑容,心向莫测嘛,太嫩了!想了想,又说道:“是时候了,你将东宫那个金内侍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