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天无云-《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第(3/3)页
    甚至不惜以双脚丈量大地,经受种种常人都无法想象的磨难。
    但是。
    悟了就是悟了,没悟就是没悟。
    机缘没到,时机没到,就算是再怎么发奋,再怎么强逼都没有用。
    但就算是这么艰难的一关,钟立霄却是成功借助白云观心海阁的规则成功领悟。
    若是传出去,金刚寺的高僧听到了都要难免生出贪嗔痴之念。
    实在是内心不平衡啊!
    但是。
    钟立霄于此处顿悟,放诸到佛门又何尝不是机缘到了?
    若是钟立霄没有修行到「灯焰相」,就算是此时闯了心海阁,也不行。
    因为无法“住其念”,在这心海阁光是各种浮念所引起的灾难,就会彻底将其吞噬。
    根本等不到机缘到来的时刻!
    若是没能在闯心海阁的时候,意识到神识突破的关键乃是“认知”,依旧不行。
    因为认知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会促使他做出与认知相符合的行动。
    一环套一环。
    甚至就算是意识到了“认知”的重要性,若是白云观心海阁的心灵规则不够强大,无法辅助钟立霄完成他的想法,依旧还是不行。
    时也命也。
    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机缘到了!
    而随着钟立霄成功将空之大气的能量炼化进中脉,他的识海也逐渐开始发生蜕变。
    开始由那一盏孤灯,逐渐变成万里无云的青天。
    就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钟立霄的神识也迎来了突飞猛进。
    最重要的,还是心海阁这面异常重要的画壁。
    画壁中大量的规则之力,随着钟立霄的神识突变,而不断滋养着钟立霄的神魂。
    只见大殿内,钟立霄的脸上笑容愈发和煦。
    就好像是佛性彻底被激发,整个人都有种智慧、圆觉、通透的美。
    心海阁识海空间内。
    钟立霄彻底忘记了时间的概念,只知道他成功修行到了「青天无云相」的境界。
    而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
    几乎代表着钟立霄走到了「罗汉金身」修行的最高境界,几乎走到了“罗汉”的高度。
    要知道,罗汉境界几乎就等同于道门的“金丹”。
    只不过「罗汉金身」此法,更加倾向于炼体。
    换言之,钟立霄的肉身境界完全走到了练气的境界之前。
    这一点,就是钟立霄也完全没有想到。
    要知道炼体那可是公认的难,炼体修士那也是公认的穷。
    钟立霄炼体还真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了一些!
    不仅如此,「拙火五相」修行圆满,也代表着他修行拙火定的八种功德相也走到圆满。
    所谓“拙火八功德”,即指:
    ①牢精︰由拙火定力坚固,地气入于中脉,牢精不失,身体充实。
    ②润泽︰由拙火定力坚固,水气入于中脉,身体润泽,洁净光软。
    ③暖盛︰由拙火定力坚固,火气入于中脉,生出暖气,寒不能侵,病不能染。
    ④轻安︰由拙火定力坚固,风气入于中脉,身体轻安,行步亦疾。
    ⑤不显︰由拙火定力坚固,空气入于中脉,身体化空,不显形状。
    ⑥洁净︰由拙火定力坚固,白菩提增益,而使身体有光明。
    ⑦不见︰由拙火定力坚固,红菩提增长,人及非人不能见身。
    ⑧无碍︰拙火成就,能穿山透壁,于一切处无有挂碍,而能自在游戏。
    感知到身体中的种种变化,钟立霄脸上的笑容也愈发温暖。
    最重要的是,就在他所立足的这座心灵岛屿上,钟立霄再次看见了出海前那吸引他出海的“宝藏”。
    钟立霄见此,便再次坚定不移向宝藏所在的方向走去。
    在心海阁的心灵规则之下,若是钟立霄忘记了那吸引他出海的“宝藏”之所在,此宝藏大概率就会就此隐匿。
    而这个现象,本质上就是——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慢慢忘记了他前行的目的。
    但是。
    钟立霄还记得!
    于是,他继续朝着目标前进。
    随后,钟立霄就意外发现,曾经让他遥不可及的“宝藏”,现在他唾手可得。
    甚至就在他的手边!
    随后,钟立霄就感觉他的意识被无尽的神光所笼罩。
    而钟立霄不知道的是,在心海阁外,所有的看客们都惊呆了。
    到底是谁说神识是钟立霄的弱点啊?
    这你告诉我是弱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