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歌颂-《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第(3/3)页
    也不知从何时起汉人变成了情绪内敛、不敢表露的民族,女人笑不露齿、坐不露膝,男人中庸唯诺,千言不如一默。
    关羽被都兰牵入场中,自然起舞。
    舞是情绪的表达,不一定要什么套路,顺着节拍舞动便是。
    关羽雄武,都兰娇柔。
    两人一个如山,一个如水,水绕着山。
    一个如树,一个如藤,藤缠着树。
    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曲舞罢,彩声如雷。
    胡人以歌舞赞颂关羽,汉人自然也不甘示弱。
    可惜在场汉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或为轻侠,或为郡兵,基本没有士人,现编歌舞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
    杨沛算是学问最好的,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在《诗经》中看过的一首诗,但却记不完整。
    不管了,直接改一下拿来用吧。
    杨沛唱一句,众战士就跟一句,高声唱和:
    “白波何有?有条有梅。
    关公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公也哉!
    白波何有?有纪有堂。
    关公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白波谷中有什么?有山楸和梅树。
    关公到了这里,穿着锦衣狐裘真威武。
    他脸庞红红像涂丹,真是我们的好关公!
    嗯,关羽脸色有点红,这首诗引用得很妥帖。
    战士们一边唱和,一边跺脚打着拍子,就是后世所谓的“踏歌”。
    气势雄壮,声音高亢。
    将对关羽的仰慕和崇拜倾吐而出。
    胡人也被感染,用生硬的汉语跟着歌唱。
    都兰和顿珠姐妹再次起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