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这边没有了。” 余继峰看向龙静涵,龙静涵站起来说道:“沈总,今天需要跟您汇报的事都讲完了,打扰您了。” “好。” 估计她们还要继续开会,沈远直接挂断了视频。 “这笔2000万捐助完,5000的专属慈善金就全部捐出去了,也不知道统子这波会来什么奖励?” 沈远心想前面的奖励都没让自己失望过,这次肯定只高不低。 对沈远来说,做慈善除了为社会做贡献,也是为了推进自己的企业家任务。 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才刚刚10点,“纪雅,还有多久到高尔夫球场?” “老板,导航显示是15分钟,这会有点堵车。” “行。” 沈远打开维信,查看刘兰发来的两个视频。 第一个视频一打开,就能看到在操场上站着礼雅的全体师生,和他们平时做广播体操一样的队形,里面唱着整齐划一的歌声。 起先是歌声,后面是校长老汤的总结性发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最后,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沈远学长的感慨解囊!” 有点大阅兵的既视感,就是声音要稚嫩些不过前排有几个男生在划水,嘴巴就动了动,声音都没发出来,表情甚至有些不屑。 沈远笑了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视频到后面,切到了学校荣誉墙,老汤还把自己搞上了墙,上面有自己的名字、照片、出生年月日,就读的时间。 只是沈远的照片在里面格格不入,这荣誉墙基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甚至还有驾鹤西去的,唯独沈远才20多岁。 老汤你这样搞,怪不吉利的嘞。 打开第二个视频,是汤校长接受采访的画面。 女记者:“汤校长,请问上学的时候您对沈远有印象吗?” 视频里的老汤推了推眼镜,面带笑容:“当然是有的,沈远那时候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礼貌待人、团结同学,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 沈远捂脸不想看,狗几把的老汤这种话他都能说得出口,我当年什么样子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视频里,女记者又问了第二个问题:“汤校长,那沈远在当时有表现出什么和其他学生不一样的特质吗?” “当然是有的。” 老汤一脸真诚:“当时他就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他的学习方法很独特,学习效率很高。有天分的孩子一般.” 女记者:“那您当时有对沈远这样的学生,有特别的教导或者说关照吗?” 老汤挺直胸膛:“对于教育我向来是一碗水端平。可是沈远这种学生太拔尖了,培养出来就是国家的栋梁,我有时候也忍不住给他开小灶。一方面是想让他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怕他走了歪路” 看不下去了真看不下去了.沈远关掉视频,心说老汤你真不要脸。 难怪能当上校长,单这份脸皮,连我都自愧不如。 没多久,埃尔法抵达了云麓高尔夫球场,纪雅陪着沈远下了车,问道:“老板,需要让人通知下球场的管理人员吗?” “暂时不用,我先看看。” 这次沈远属于“微服私访”,并没有通知任何人,球场的管理层应该都不知道。 上次律师事务所给思南会所以及高尔夫球场都做了尽调,思南的各项数据都是良性,不过这个球场的运营和营业额却很普通,仅仅只能维持收支平衡。 算不上什么良性资产,要不是和思南会所的紧密联系,怕是早就开始亏本了。 沈远和纪雅都是运动衣裤,运动鞋,看着就像是来打球的,所以一进大堂就受到了接待。 沈远让纪雅去办理进场,自己则是坐到了大堂一侧的休息区。 他不会打高尔夫,也没来过高尔夫球场,就跟到自己的会所体验服务一样,也是想体验下在自己的球场打高尔夫的感受。 顺便看看球场的利润不理想,是不是日常运营有什么问题。 目前来看,服务还是到位的,进入大堂很快有服务人员问候,坐到休息区也马上有人过倒茶水。 沈远抿了口茶,打量起大堂的布局,刚打量没多久,斜对面的沙发就有人笑着搭话,“兄弟,第一次来这边?” 沈远打量了他一眼,皮囊还不错,行头也可以,看起来像是这样的常客。 “何以见得?” “一般来球场打球的,都会穿高尔夫球衫和球裤,球鞋也是有专门的高尔夫球鞋,你身上这套行头跑步或者其他田径运动还行,但不太适合打高尔夫。” “兄弟观察力很强啊。”沈远竖起大拇指。 “见笑见笑。其实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出来,那就是你在打量这家球场的大堂。一般来说,常来这里消费的,或者第二次来的,都不会这样看大堂。” “哥们做警察的?” 沈远心说老子打量是因为这是我的球场,你以为我是因为好奇才打量的? “呵呵不是,就是习惯了观察生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