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唯健面对的问题,本质还是缺钱。 银行确实有现钱,但作为债主,无论如何不可能出钱去帮欠债的兜底,真要这么整,那就乱了套了。 这时候,就体现出第三方的重要性了。 当持有足够现金流的第三方,愿意收拾这个烂摊子,主动承担起风险的时候,其实银行也不介意少赚一点。 毕竟这也算是符合大方针的事儿,谁敢在这时候唱反调,怕不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 只不过,这么一来,需要筹措的资金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想要搞到这么一大笔钱,必须得侵占现有市场。 想要满足在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又尽量不对普通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就只有选择那些利润高且集中,上不了杠杆的产业。 而苏大师心善,见不得人间疾苦,又素爱佳名,可操作的空间就更小了。 这争利,还只能跟某些黑心烂肺的资本家去争。 琢磨了许久,苏巍终于选中了某个目标产业:美容。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终究是个看脸的世界。 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如果有变美的机会,即便吃糠咽菜,甚至贷款,也要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几千乃至上万元一次的微整形,她们可以眼睛都不眨的就往外掏。 其实如果完全按照行业规定的标准去执行,美容业的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有句话说得好,一切来钱快的方法,都写在刑法上。 护肤品用几百块一斤的原材料替换几百万一斤的原材料,在没有执业资格证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注射式微整形,甚至给人注射国家严禁注射的“妆”字号产品致人毁容等等。 美容业的乱象由来已久,只不过呼声太小,收集证据艰难,一直没有专项整治出台罢了。 越是丧良心,赚得越多越快,扩张也就越快。 然后劣币驱逐良币,挤压守法从业者的生存空间…… 从任何角度来讲,美容业都完全符合苏巍的需求,这不治他,还能治谁? 一帮子美容业的黑心老板怎么也不会想到,地产业的这把火,居然烧着烧着就烧到自己身上了。 苏巍和美容业的交集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黑玉两仪膏出来那会儿,其实就侵占了一部分美容业市场。 只不过,单纯的祛疤,影响还不算太大,而且以两仪膏的价格来说,并没有挤占太多生存空间,所以也就没有招致太过激烈的应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