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由于场景原因,苏巍不好说“研究所资料库里面……”这种话。 而又因为言灵改变不了他人认知,苏巍若是说“我们小组发现了……”也无法生成言灵词条。 这种情况下,要说“资料就在这个硬盘里”,多少也有些不像话。 没办法,苏巍只好说“我发现”了。 把言灵的影响力范围,缩小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这样就能在形成言灵词条的基础上,更容易取得他人信任。 只不过就是苦了苏巍了。 三条基因序列,超过十万bp,需要一点一点复现出来,还一点错漏都不能有,这是一件极为耗费精力的事儿。 但没办法,这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含着泪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若是苏巍耐心一点,等从荆门回来后,再来聊这个话题,兴许就用不着那么累人,但吹牛这玩意儿,讲究一个“机会主义”。 如果不把握住这次机会,万一中途闹点幺蛾子,基因疗法的基本盘被掀翻的话,那苏巍就坐蜡了。 …… 通过言灵来把这段资料具现到载体中其实并不麻烦。 在不违背现有规则的前提下,这种小事需要的信任度不会太高。 然而这么做,依旧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老把资料库的材料往外拿,还把载体暴露在公众眼前,总也显得太过轻浮了些。 摸了摸下巴,苏巍还是准备亲手将这些资料录入载体后,再去荆门。 要不然没办法解释啊。 你说你在外面淘点资料回来,大家都能理解。 但你要说伱背了十万位的基因序列…… 兄弟,装逼也不带这么装的。 离谱程度都快赶上“圆周率倒背如流”了。 这要是说出去,但凡是个带脑子的,都会知道苏巍有问题。 下播后,苏巍花了两天时间,把脑子里的资料都录了下来,这才坐车赶往荆门。 司机和车依旧是问沈浩宇借的,一个电话,小周从荆门赶到夏京,又从夏京赶回荆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