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寒摆了摆手,方才看向朱标问道。 “依你之见?” 朱标反问道。 “现在我大明的国力,疯狂上涨。” “就连人口在这几年都是每日递增。” “所以,孤的意思,移民,殖民。” “从沿海的百姓之中,挑选出一些人来,移向扶桑,你觉得如何?” 萧寒微微思索,便是看向朱标开口道。 “嗯。” 朱标点了点头。 “扶桑以后不能再叫扶桑了。” “你觉得应该叫什么?” 朱标又是转头看向萧寒轻声问道。 “汉城。” 萧寒想都没想道。 “汉城。” 朱标的眼眸一亮道。 “嗯。” “作为大明的另一行省,汉城不可作为藩镇。” “毕竟,汉城盛产金银矿产,所以,必须紧紧的抓在手中。” “所以,取名汉城,派兵驻守,择大明官员坐镇,为大明源源不断的输送金银。” “替换本位,让我大明真正走上正轨。” 萧寒将怀中的奏章递给了朱标道。 “嗯。” “扶桑的确不适合作为藩镇。” “毕竟,不管是矿产资源,还是海产资源,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 “测算一下,扶桑的海产资源,更是可以让大明获利丰厚。” “甚至,可以作为大型战略储备仓库,以支持未来的海上作战计划。” “毕竟,远在海外,从大明境内输送物资,实在是太过于遥远。” “但以扶桑,不对是汉城为中心,物资的输送肯定会简单很多。” “更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朱标怎么都是萧寒最得意的学生,所以谈起来可谓是头头是道。 “嗯。” “汉城的军事防御,绝对不能草草了事,肯定要以坚固为主。” “再者,兼备进攻性的军事防御战阵,可以更好的把控战场局势。” “再此之外,不能信任任何异族人,唯有我中原将士与百姓可以信任。” “因为,未来不管如何,那都将是大明百姓之间的事,而不能坐看异族依靠大明壮大。” 萧寒点了点头道。 “同化。” “时间会灭绝所有的异族。” “传宗接代,只能为我大明百姓,而这便是异族女子的宿命。” “这般下去,不出三十年,整座汉城,便只有我大明百姓,只有我中原人了。” 朱标轻轻一笑道。 “对,无声的灭绝,才不会造人诟病。” “而大明虽然无惧天下的流言蜚语,可老祖宗的礼制,也不能挂在嘴上。”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萧寒也是一笑道。 但这俩货的对话,落在姜右的耳中,却是那般冷厉淡漠。 “至于军事战略储备仓库。” “汉城以什么为主,什么最多?” 萧寒又是看向朱标,似有考校的问道。 “当然是海产。” 朱标想都没想道。 作为大明太子,战役打了这么久,他对于扶桑的了解,自然不可能是一知半解。 扶桑的百姓,乃至于军队的口粮,大多都是以海产为主。 说白了,就是渔民,靠海吃海。 “嗯。” “海产在汉城并不缺,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再者,海产肉质鲜美,可以大大保证将士的营养。” “所以,孤准备在汉城铺设几座大型工厂。” “海产加工厂,专业做咸鱼到鱼骨粉饲料,就连鱼鳞都可以晒干,作为鸡饲料。” “还有鱼罐头,鱼干,鱼排,鱼饼,鱼油灯,鱼皮加工。” “而如这般的生产线,大明沿海也可以,不仅可以保障战争的后勤。” “更是可以加速让大明富足。” “这便是海产的力量。” 萧寒思索了一会,便是开口道。 “好。” 朱标的眼前一亮,果断点头道。 果然,不管是什么事,都难不住萧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