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请爹放心,风雪绝对会找一个天下无法拒绝的借口。” “全了这段君臣之情,这段父子之情。” 萧寒微微沉思,便是看向朱元璋轻笑道。 “你舍得?” 朱元璋瞪了瞪眼睛道。 “舍得。” 萧寒微微一愣,还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咱说的不是权势。” “你舍得你的这些兄弟,你舍得爹娘!” 朱元璋的声音明显有点怒气道。 “风雪还是会留在京师。” “兄弟还是兄弟。” “爹娘仍是爹娘。” 萧寒依旧不在意的笑道。 “不再出手?” 朱元璋紧了紧拳头,又问道。 “大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此后,国运绵延,何须萧风雪?” 萧寒依旧老神笑道。 确实,今日之大明,远迈天下,天下更是称其为洪武盛世。 所以,这般强盛的大明,还需要萧风雪干嘛? 已经不需要萧风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接下来,萧风雪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用再为大明担心。 “爹。” “大明有大明的路,而风雪这辈子没什么抱负,就想安稳一世。” “而现在,大明兵强马壮,大明诸将,诸王,乃至于太子殿下都可以独当一面。” “那风雪的作用,便是微乎其微,可以退了。” “所以,还请爹恩准,让儿子功成身退,以终天年。” 萧寒透过窗户,瞥向远方,又是轻声笑道。 “那你可保留爵位,安心待在应天。” 朱元璋欲言又止道。 “那百官究竟信陛下,还是信英国公?” “陛下就没有想过?” “如今文武,皆是出自我与太子殿下的门下。” “称呼我一声恩师,不为过吧?” “所以,纵然您仁厚,也不能为大明留下把柄。” “因为,万世乾坤,只有一个洪武皇帝,也只有一個太子殿下!” “还有眼前的这个萧寒,萧风雪。” “可若是换做别人,您,大明,又该如何?” 萧寒缓缓起身,走到窗户前,眼眸淡漠,声音清淡道。 “风雪要的,是万世之乾坤,大明屹立于天下之巅。” “而非一世之乾坤,仅洪武一朝,屹立于巅峰!” “所以,这个天下,这个洪武朝,可以有一个萧风雪。” “因为,有您,有太子殿下,萧风雪翻不起浪花。” “可未来,未来的天下,不能再有萧风雪,这对于天下,始终不美。” 清冷的声音透过窗户,传向皇宫,使得门口的人都是湿了眼眶。 “从最开始,您救起我,我选择报恩。” “为您谋划,统一天下。” “便已经深陷棋局,不可自拔。” “但我仍留有后路,功成身退,全身而退,便是我在这一朝唯一的谋划。” “可直至今日,您并未负我,纵然言语之间,多有试探,可您是君王,臣未曾觉得有错。” “所以,一直以来,臣为大明呕心沥血,愿为天下人谋划,不在拘泥于生死。” “这般说吧,那就是从踏上庙堂,一步一步走至今日,我的路,唯有死。” “功高震主,从来都不是一句妄言,您应该也动过杀心。” 萧寒转身,目光直视朱元璋道。 “嗯。”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方才点了点头道。 “坦诚。” “所以,陛下,臣退了,全了这段父子之情,全了这段君臣之情。” “若是陛下不放心,臣在府中等您,但臣未曾怪您。” “陛下,臣告退!” 记忆回瞬,朱元璋的脑海,仍是萧寒走时的笑容。 对于天下,萧寒无愧于心。 对于朱家,萧寒鞠躬尽瘁。 所以,老朱岂能负了他! “常遇春。” 思绪百转千回,朱元璋又是看向常遇春,深吸一口气道。 “臣在。” 常遇春有点发懵,但还是从队列中走出,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我们认识多少年头了。” 朱元璋的喉咙有点发酸,但还是开口道。 “不记得了。” “但应该有许多年头了。” 常遇春似乎看出了朱元璋的异常,便是打着哈哈笑道。 “还记得不得,那时咱对你们许下的诺言。” 朱元璋缓缓走下龙椅,拉住常遇春与徐达的手,轻声道。 “诺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