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狗日的,明摆着想吃“霸王餐”! 哼! 想在本汗身上拔毛,没那么容易! “给曹文诏回信,就说,本汗同意他的交换方式! 但要告诉他,准备银子和战马需要时间,估计一个月时间才能备齐!” “大汗,你想玩缓兵之计?” “不,这不是缓兵之计,而是威胁! 放心,信中这样写,他必能看懂! 我就不相信了,四方堡的粮食和马料,足够九千战马吃上一个月!” …… 关于后金的兵马实力,王立早就跟曹文诏“闲聊”过! 女真和蒙古各部,总人口不到一百万! 除去老弱妇孺,除去牧马放羊的青壮男子,组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基本顶天了! 若逢大败,损失的战马可以很快恢复,兵士却不能! 每一场仗,只要有个三五千的伤亡,皇太极的心必会滴血! 所以,曹文诏的回信,全都是咄咄逼人的挑衅——只要连攻四方堡不克,皇太极必会退走! 问题是,皇太极狡猾狡猾的! 他只围不攻! 还想再来一次围点打援! 然而,八旗兵实在强悍! 五万八旗兵死死围着四方堡,任何一路明军都不敢救援! 皇太极猜得没错——四方堡内兵粮充足,城中却没有青草! 这一年来存储的豆饼,只够九千战马半月之需! 如果真的围城一月,城中战马必被饿死! 对于骑兵来说,战马就是士卒的生命! 没有战马的骑手,只能任人宰割! 不过,还好! 还有坚固的城池! 必要之时,骑兵转步兵,也能守得住! 九千战马,膘肥体壮,训练有素! 实在可惜了! …… 曹文诏忧心忡忡,朝上众臣,仍在讨论“是否救援曹文诏”! 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争吵! 朱由检的骁骑营铁骑,众臣全都看在眼里! 一致认为,派骁骑营救援曹文诏,是最节省、最有效的办法! 至于能否成功,伤亡如何,众臣并不关心! 王立的飞鸽传书,也提到了骁骑营! 然而,归根到底,曹文诏是王立的部曲! 曹文诏在剿贼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但到了关键时候,却不一定听从调遣! 朱由检考虑最多的,是“值不值得去救”! 如果去救,成功率又有多少? 一万骁骑营与五万八旗兵死磕,难有胜算! 很可能全军覆没! 真是这样,再也拿不出银子组建骁骑营! 但如果不救,王立必会失望! 他在四川的试点变法,成果斐然,着实让人欣慰! 大明的强盛,只能寄望于他了! 思虑几日,朱由检终于下定决心:救!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由谁领兵? 殿内众臣,整齐划一地保持沉默! 没人是傻子! 领兵者如果猥琐不战,曹文诏必死! 救援不力和怯战的黑锅,绝对逃不掉! 落个“革职还乡”还算轻的! 如果硬拼,不仅没有胜算,还要搭上一条性命! 就算侥幸不死,一生的官运也到头了! 大同以南的西北战场,洪承畴、左良玉、卢象升、王承恩、练国事、贺人龙等等将领,全都能征善战! 然而,他们都有剿贼大任在身,不可轻易调动! 满朝官员的沉默,朱由检失望透顶! 正欲离去,人群后方的吏部主事孙传庭,大胆地上前请战了!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言辞激昂,慷慨壮烈! 朱由检闻之,大喜! 正要册封,却有人出言反对! “孙大人,你把大明的朝堂,当成菜市场了? 这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出言叽笑的人,正是内阁辅臣钱象坤! 闻言,孙传庭的脸,真的是一阵红一阵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