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此次邹家家主带队出海做生意,之所以能够带回比以前更多的收获。 当然是因为楚国的造船技术,因为谢文彦从边境捞回来几个义父的贡献提高,以及邹家乃是江南巨富,擅长经商的结果。 “此次能够有这么多收获,还得多亏陛下提供的大船,让我们用比以前更短的时间,到达更远的海外国家做生意。” “那些海外国家好东西真多,可他们也太不会用了,吃穿用度粗糙得很,看到我们带去的瓷器,茶叶,丝绸……一个个眼睛都摞不动了,挥着大把大把金银来交换……” 邹舅舅满脸红光,想起那些海外蛮国拿着大笔金银,疯抢瓷器丝绸的模样,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邹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真没做过这么简单,还这么好赚钱的。 海外可真是个捞金之地,真真是去捡钱啊! 一群楚国官员们听着也是热血澎湃。 他们在这边为了点利益,整天斗死斗活,没想到出海天地竟如此广阔。 果然。 陛下能成为陛下不是没道理的,到底是他们格局小了啊。 “陛下,这出海实在大有可为,臣觉得事不宜迟,咱们商议下再尽快派遣船只继续出海吧……” “陛下果真高明,以前是臣狭隘了!臣对出海之事有点拙见,您听臣瞎编……哦不,听臣给您建议……” “陛下,陛下……” 世上圣人是少数,普遍俗人才现实。 在利益面前脸皮就是扯谈,一群官员对出海的利益全都眼馋上了。 比起冒着抄家流放的风险,去放印子钱、去贩卖私盐,当然是跟着谢文彦掺和出海赚钱更好。 只要跟着陛下能吃肉,他们就算憋屈点听陛下的话又如何? 大部分人辛辛苦苦当官,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么! 至此。 楚国朝堂的官员,除去投靠世族的那些,基本都对谢文彦彻底臣服了。 谢文彦也没有再计较众人之前的小动作,只要是真心给他办事,他都不吝啬重用,以及给好处。 毕竟,没有人谁会无缘无故为谁白白奉献。 以前这些人跟他作对,是他的价值还不够大,现在他的价值足够,众人自然也就奉上忠诚了。 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忠心,只有永远不变的利益。 有海外赚钱门路吊着,楚国官员们对谢文彦的政令,基本都不再阻止,开始积极配合了。 在所有人齐心协力,和谢文彦的提前准备下,朝廷高效运转,楚国不到半个月,所有县镇及以上的城池,就全部铺设好了国有钱庄。 并且下发圣旨:凡在国有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的百姓,就能在官府购买低价官盐。 此举一出,楚国因私盐造成的动荡瞬间消失。 “真的假的?在朝廷钱庄存款达到1两银子,就能买低价官盐,跟咱们之前偷偷买的那个低价细盐,价格精细都一样?” “肯定是真的啊,这是衙门亲自贴的告示……” “虽然要在钱庄存1两银子,但如果能够一直购买这么便宜的细盐,倒也挺划算,我去试试看……” 百姓们喜出望外讨论着。 若是能够用买低价私盐的铜板,正大光明在官府买官盐,大家还是很愿意去钱庄存上1两银子做抵押金的。 毕竟购买私盐终究不合法,若是朝廷铁了心要追求,就算他们人多,也难免被收拾。 要知道,前朝为了镇压百姓,又不是没有屠村屠城的例子! …… 谢文彦的解决办法,传到王氏、吴氏、石氏三大世族耳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