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零 票房和媒体-《娱乐平行世界》


    第(2/3)页

    当然,这些排片安排也是预期拟定的。如果《电锯惊魂》上映后的观众反响不好,最多两周的时间,各家影院就能自主安排减少《电锯惊魂》的放映场次,以腾出资源给其他更有票房的电影。而如果《电锯惊魂》上映后反响大好,各家电影院也不会和票房收入过不去,还死守着一开始约定的协议,自然会相应的增加《电锯惊魂》的放映场次,减少那些票房不如《电锯惊魂》的电影场次份额。

    可以说,美国电影的放映场次虽然在最开始会与电影院方面签订一个协议,但却基本会在放映两周之后,各家电影院也会根据各电影的票房成绩作出相应改变,以确保电影院的利益能获得最大保证。但一开始谈好的票房分成比例,却是完全不会改变的。

    江河近年的几部正片虽然票房成绩和口碑都很不错,但各院线代表也不敢保证江河拍摄的小众电影也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就像炒股票的好手也不一定是炒期货的好手一样,各院线也要为自己的利益作考量。

    不过各影院这次以正常标准衡量江河明显是失败的,《电锯惊魂》在上映之后,虽然因为R级的分级,使得许多十五岁到十七岁的年轻人不愿意被父母带着看电影,而丧失了一部分票房,但相当多的成年人还是愿意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电锯惊魂》在宣传期间,只放出了一段三十秒的预告片,让影迷们知道这是一部带有一定悬念的恐怖片,然后便以顶级导演江河第一次拍摄小众电影为宣传点,吸引影迷进入影院观看电影。

    毕竟从正常角度来说,导演们都是先拍小成本的B级片或是小众电影,等积累起一定的名气被电影公司赏识和为影迷所知后,才会被电影公司的制作人找上门来,获得拍摄一部大制作电影的机会。

    当然,也有不走寻常路的导演,自始自终都偏爱拍摄小众电影,在这类影迷心中拥有崇高的声望,比如大名鼎鼎的大卫・芬奇。但这类电影导演始终还是少数,并且他们有了名声后,也能接拍大制作的非主流电影。

    当像江河这样,已经站在了导演界的最高峰,拍摄的都是大制作电影的导演,突然回过头来拍摄小成本的小众电影,确实是令人诧异的行为。

    有了这个卖点,许多观众都好奇的走进电影院中一睹《电锯惊魂》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而《电锯惊魂》确实也很给力,自从放映之后,上座率一天比一天高,最高的记录是连续两天时间,北美各影院上座率百分之百。

    《电锯惊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电影中出人意料的剧情安排,要是只是一个以各种道具折磨人的电影,那么这部电影的受众面更加狭隘。江河紧紧的抓住了这要要素,对原剧情的脉络并没有太大的修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