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时候,旁边马卫国的侄子唐爱华很识趣的接话道:“是的陈市长,我们社会科一直都很重视敬老院的各项工作,而陈市长您所指示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多加重视,一定会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不会辜负陈市长对我们工作的关注。” 听着唐爱华讲完,马卫国说:“陈市长,抛开一切关系来说,唐科长这个人我还是很了解的,他是能做到言出必行的,所以对敬老院的改革工作,陈市长看是不是看看情况再说?” 面对马卫国的悉心劝导,陈平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是自己太客气了,让他忘了自己和他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真把自己当普通的副市长了。 想到这里,陈平对马卫国说:“我个人是很相信唐科长的人品,也相信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一定会努力去改变敬老院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但我认为这和接下来市委市政fǔ对敬老院的改革工作,也是不相冲突,甚至还可以说是相得益彰的。因为唐科长完全可以把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对敬老院的制度改革上来。” 陈平的话让马卫国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刚才费尽心思给陈平解释这么多,已经给足他面子了,怎么他还这么冥顽不灵的不接受自己的意见,难道就真的要和自己作对吗? 不过马卫国的这个想法也就是他自以为罢了,正如陈平所料一样,由于陈平对他的恭维,让他已经不记得陈平并不是普通副市长的事实了。 当然也或许是马卫国觉得陈平和萧淑妃在路庄已经闹出这么多事情了,他们也不想再闹出什么事情来了,在一些自己坚持的问题上,他们就会选择退让。 不管是马卫国这边究竟是怎么想的,但结果都是他很自信的认为陈平会对自己妥协,他才这么带着自家侄子过来,为的就是想给自己叔叔证明一下自己在市政fǔ内地位的。正是因为这样,陈平的这个死不松口的答案,才让他感觉很没有面子。 马卫国想到这里说:“陈市长的工作作风是值得学习的,不过在对敬老院改革的问题上,陈市长你的这种做法就难免有些着急了,我能理解陈市长的雄心壮志,但是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想好了再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不是吗?” 陈平依然摇头说:“马市长,虽然你是路庄经济改革的先锋,但我认为,改革还是应该当机立断的好,如果拖下去的话,就很容易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 如果说刚才陈平的话还只是让马卫国感到很没面子的话,那么陈平的这句话,就让马卫国感到有些恼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