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真学霸就得怼天地才行-《装甲咆哮》
            
            
            
                
    第(1/3)页
    陈晨接下来几天,照旧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
    期间又有几所普通高校,先后派人来过他们学校;
    倒是各所重点高校,始终没有人露面;
    直到转眼间又到了周末,他们学校竟然真来了个大人物;
    东山大学、招生办,一位姓孙的副主任!
    说是大人物,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算是个不小的领导;
    东山大学虽然是教育机构,级别却也是正二八经的省、部;
    招生办,隶属高校的学工委;
    那位孙副主任的级别,放陈晨他们这个四五线小城市,都能堪比教育局局长。
    说起来,东山大学在各所重点高校中,虽然排名比较靠前,但实际情况却挺尴尬;
    教育机构的性质,注定了规模的局限性,不可能无限扩招;
    既然在学生数量上无法解决,必然要在学生质量上寻找突破;
    东山大学想要更好的发展,自然需要争取更优秀的学生资源;
    然而……国防大、华大、海大这三座大山,始终在东山大学头顶上压着;
    东山省每年最最优秀的考生,最终绝大多数都会外流!
    说是最最优秀的考生,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国防大倒是还好说,与东山大学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
    毕竟侧重点不同,报考国防大的,大都是有志往职业军人方面发展的;
    可华大、海大,在本质上与东山大学一样,都是地方上的重点高校;
    这两所重点高校招生,减去要招录本地的考生外,各省分到的名额,真的很少很少;
    各省份那么多考生,去争那寥寥的名额;
    要全省前十、前五、前三,乃至第一,才有资格争!
    每年全省最最优秀的考生,因此很多都会外流到华大、海大。
    当然,不是说考得好,未来就一定有出息;
    可精英里面挑精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被埋没的金子,终究只是极少数!
    这位孙副主任此次前来的目的,无疑就是利用主场优势,尽量挽留考生外流。
    可重点高校亲自下场拉拢考生,依然是很少见的事情;
    诸如去年的时候,就没见东山大学来人。
    当然,对方此行最主要的目标,自然不是陈晨这样的考生,而是……
    “东山大学比三大更好吗?”
    那位孙副主任连好处还没来得及许诺,就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
    几位陪同的校领导,脸色则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东山大学肯定没法跟三大比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