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东北、西南蛮夷作乱,中原各地灾荒不停,天下草民揭竿而起,作为一个清醒的读书人,在复兴会看到那些情报部门整理出来的朝廷消息的时候,顾君恩也有种天下大乱的预感。 顾君恩对于王书辉的那本《万物一统律》里的那句,“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性因素是内因”深以为然。在顾君恩看来,蛮夷作乱虽然对天下危害甚大,但是也没有复兴会对内宣传的那么严重。他认为,最终能够决定大明朝命运的,刚刚好,就是像自己的祖父父亲和松滋县士绅这样的,一个个地主士绅们。 要是天下的地主士绅都像他们那样,不顾百姓的生死,把百姓往造反的绝路上逼,那大明的天下必然要灭亡。如果天下的地主士绅,都能像枝江商盟那样,把盘剥百姓谋利,转移到经营工商谋利上去的话。那么,大明的天下不仅不会灭亡,反倒会繁荣昌盛起来。 所以,顾君恩一直仔细的观察着枝江商盟的运作和发展。他非常希望王书辉能够为所有的地主士绅们,提供像枝江商盟一样的支持和帮助。 说起来,在顾君恩心中,王书辉对枝江商盟的扶持,可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他认为复兴会的这个做法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有可能救亡大明的机会。 顾君恩的这个想法,曾经给王书辉造成了很大的惊讶。倒不是说顾君恩的想法对于王书辉是多么的开天辟地。而是顾君恩的想法,在历史层面上很像近代的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者,在理论的层面上,很像现代社会里不少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学者们。 王书辉知道,单单从理论的角度上讲。在明朝末年这个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以科学社会理论的角度去考虑的话,这个想法本身也没有任何的理论错误。 但是问题是,历史已经针对这个办法给出了鲜明的答案。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制度历史的国家里,资本主义的力量永远也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革命性的力量。清末那些从地主阶级转化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人们,无一例外最后都变成了,披着资本主义的假面具,内里却是封建主义尸体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了。 想要通过社会本身的力量,让资本主义制度自然发展,这在中国根本就行不通。从现实的角度讲,只有全面消灭地主阶级,以革命的形式建立政权,建立起工业社会的基础之后。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资本运营,才能够成功。 实际上,历史已经针对顾君恩这个既有科学性,又有预见性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国家规模过于庞大,封建力量过于顽固和强大的俄罗斯和中国,他们进行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全都失败了。 掌握着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的王书辉,对于顾君恩这个纯纯粹粹的封建读书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为大明朝的未来,找到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感到非常惊讶的。 要知道,王书辉认清这个道理,依靠的全都是历史的经验和系统的学习。而顾君恩,只不过是对复兴会接触了半年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通过阅读那两本初级的介绍科学社会理论基础知识的书籍,再加上对枝江商盟的观察,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让王书辉也不得不感叹,人杰就是人杰。 王书辉听到顾君恩的想法的时候,甚至联想到,荀子用一样的理论,却能教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生李斯和韩非来。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顾君恩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这条路在中国的环境下是走不通的。不是明末的社会条件,不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是明末的人,不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