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家中型的,在近代也算是比较先进的卷烟厂,就在枝江县建立了起来。为了能够生产出味道贴近现代水平的香烟,王书辉还专门从现代引进了一套生产香烟专用纸的工厂的设备。而造纸厂建立之后,王书辉又想起了印刷厂。就这样,一家卷烟厂,一家造纸厂,一家印刷厂,就这么建立了起来。 三家工厂的建立,除卷烟厂的主要工人是复兴会下属的生产建设兵团士兵外。其他的小工杂工,以及造纸厂和印刷厂的所有工人,都是在枝江县本地招聘的。三家工厂,总共为枝江县提供了两千个就业岗位。因为都是比较轻松的活计,导致了枝江地区出现了女工潮。很多年纪大的农妇和年轻的农家姑娘,被复兴会提供的每月一枚银币(一两)的高工资吸引,进入工厂做工。 而三家工厂的建立,又为复兴会通商处提供了三种新的拳头产品,香烟、纸张和书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之后,三种产品的成本被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特别是香烟这个新商品,因为烟草经过了近代水平的加工,味道比普通的土烟不知道好了多少。而香烟这种新形式,又极大的迎合了吸烟者的需要。 以至于在短短一个月之后,香烟就成了复兴会除食盐、布和白口铁农具之外的,第四大支柱产品。第三个月的时候,复兴会的香烟收入就超过了白口铁农具的收入,与布收入持平。与此同时,一家用来生产火柴的实验性化工厂,也在江北兵工厂的主持下开始了试生产。 王书辉原本就知道,只要是把工业化的基础,钢铁工业建立起来之后,有了比较完备的机械加工工业,那么可以赚钱的机械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对于烟草工厂的赚钱,只要是个现代人就知道。王书辉并没有像通商处的工作人员那样大惊小怪。 随着香烟的大卖,王书辉很快就以机械加工厂生产的卷烟机械为股份,和枝江县的十多个商人联合建立了五家股份制烟草工厂。他也一点不担心技术扩散的问题。以明朝人目前的机械加工水平上看,像蒸汽动力的卷烟机这种设备,卖给别人是一点都不用心疼的。因为无论是卷烟机还是蒸汽机,只有王书辉的江北工业基地能够生产。和那些商人建立合资工厂,主要是让他们帮忙培养更多的工人出来罢了。 所以,在建工厂,赚钱上面,王书辉作为一个现代人,那是办法多多的。倒是怎么和明代的土著势力们打交道,怎么能够和封建家族更好的争夺人心,对于王书辉来说是个比较大的问题。 你别看王书辉身高体壮,还是个非常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个书斋宅男。对于怎么做群众工作,他是听说过没见过。怎么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这件事情,不仅复兴会的会员们不懂,他这个复兴会的主席、导师,也不怎么太懂。 王书辉就这样抽着香烟,在寝室里转悠了起来。两个多小时之后,通商处处长胡启凡来请王书辉吃午饭的时候,被他房间里的烟雾吓了一跳,还以为王师尊的房间着火了呢。 胡启凡是个山西的小商人家庭的出身。正常情况下,闹灾荒的事情,是波及不到他这样的家庭的。可是,说来也是倒霉,他们一家人到外地避灾的路上,遇到了当地的一个卫所发生了闹饷作乱,全家人除了他和一个妹妹逃了出来,其他人都被作乱的士兵给杀害了。身在外地,无衣无食的兄妹俩就这么沦为流民, 胡启凡商人家庭出身,本身就受过一定的基础教育,又在在自己家的商铺里一直在当学徒,写写算算之类的事情都不在话下。被王书辉救下来之后,他很快就在教导营里崭露头角,学习成绩非常的优秀。陈封受了王书辉的指派,到董滩口经营布买卖的时候,他向陈封毛遂自荐,成了那次活动的副组长。在那次行动中,胡启凡展现了自己的商业才能,很快就在董滩口获得了惊人的业绩。 王书辉根据他的表现,任命他为通商处处长。在他担任通商处处长之后,整个复兴会的商业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他的领导下,通商处在湖广地区和江南地区等地,建立了多个营业网点。连不怎么好卖的蒸汽机,也开始在湖广地区之外的地区,逐渐热销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