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德国人要逆天-《工业之动力帝国》


    第(2/3)页

    等到众人围着条形长桌坐好,一位典型的日耳曼大妈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分发给众人。

    梁远看着眼前资料上那行大大的mPC75计划详解,哪有心思去听刘文岳和埃德米斯顿两只老狐狸之间的言语试探,把翻译的事情丢给了大使馆派来的工作人员,径直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这是一架全新设计的中、短途支线客机,采用3+2座席模式,选用了一流的客舱舒适标准,为乘客提供比大型干线客机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mPC75客机是一架技术领先的支线客机,先进的技术将保证mPC75具有极低的燃料消耗和营运成本,将大大提高营运商的经济效益,实现无与伦比的利润增长,营运mPC75客机会使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全球一流子系统供应商的选择,将保证mPC75客机技术的领先程度,即使进入了新世纪,mPC75客机依旧会是支线客机的技术领导者。

    计划书的结尾到是气势磅礴,口气大得吓人,把梁远看得精神一震。

    mPC75支线客机分为两个型号,mPC75100型和mPC75200型,100型预计在1993年秋季进行首飞,1995年底交付首订用户使用,200型预计在1994年首飞,1996年交付首订用户使用。

    在文字的下边是一个mPC75飞机的三视图和项目的简略时间轴,上边标注着1985年mPC75项目正式立项,预计在90年夏季完成所有的技术验证,正式锁定设计,然后在91年初开始制造第一个mPC75客机的零部件。

    看起来倒是没什么特别的,看着眼前这份长达10年的客机开发计划单,想想自己穿越前共和国搞的国产支线客机aRJ21,从2002年立项,虽说在梁远穿前依旧没有交付,但仔细算起也就是十年出头,以共和国的工业基础来说aRJ21做得还算不错。

    当然当初商飞的某些人为了屁股下的椅子或是脑袋上的官帽子吹牛皮,非得说aRJ21客机在2007年交付使用,纯粹是自寻死路,挨骂是彻底的活该。

    脑袋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梁远把手中的计划书又翻开了一页。

    计划书第二张的内容也不算多,除了六副100型和200型客机的分级座舱详细示意图之外,还有飞机的航程、最大起飞重量、最大无油质量等数据。

    不过等梁远把第二张纸看完之后,整个人就再也淡定不起来了,作为一个关心共和**事的资深军迷,别的不提,通过飞机的关键数据,辨别一架飞机的好坏和设计目的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当梁远大略看完计划书所罗列的数据之后,德国人的目的昭然若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