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胡惟庸愣是里应外合,演变出京城这场大乱。

    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

    老朱眼中出现一丝迷茫。

    他并非不懂吸取教训之人,尤其是发现有这么多人去反对自己的时候,老朱也尝试妥协,或者反思。

    但他觉得自己没错,或者说,历史证明他没错。

    张异很少跟他聊起未来的政治制度,可人总会向往美好的生活。

    既然未来能铁鸟腾空,犹如仙境。

    他朱元璋往那条路走下去,总归没错。

    老朱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问:

    “胡惟庸什么都没招?”

    “陛下,臣等用尽刑罚,他就是不开口!”

    “既然他想见证,如他所愿!”

    朱元璋点头,算是答应了胡惟庸的条件。

    北京的镇抚司衙门,格外热闹。

    新的诏狱,一开张就迎来了满员的日子。

    无论是被捕的日本人,还是胡惟庸一党的官员,锦衣卫加班加点,日夜审问。

    而且不光是诏狱里这些人,全国各地的官府都在抓人,还有许多人没资格进入诏狱,正在兵部和大理寺的牢房里关着。

    但比较可笑的事,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都不是满员。

    经历过胡惟庸一场大案,整个大明官场混乱不堪。

    老朱在这种情况下踏入诏狱,却如踏入十八层地狱。

    哀嚎声满是,自从发现皇帝进入牢房之后,

    大家的求饶声,更是不绝于耳。

    “陛下,臣是冤枉的……”

    “皇上饶命,我们只是被胡惟庸欺瞒!”

    “陛下,臣对陛下赤胆忠心!”

    “朱重八,你不是东西!”

    老朱在这些人里看到了蓝玉,汪广洋,涂节等人,但他都目不斜视得走过去。

    一直在诏狱的最深处,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安静起来。

    胡惟庸和其他人不一样,老朱当过三年和尚。

    如果说外边的环境,是如阿鼻地狱一般充满痛苦和哀嚎的话,

    这里就如孤独地狱一般。

    见到朱元璋过来,胡惟庸抬起头,然后咧开嘴笑。

    老朱打量他。

    他的上身连一件衣服都没有,显露出略显佝偻的身躯。

    虽然位极人臣,可这些年为了隐藏自己的野心,胡惟庸的生活显得有些简朴。

    这也让他看起来,似乎营养不良。

    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一寸皮肤是完整的,

    为了让他不死,锦衣卫用完刑,还特意给他上了药。

    但就算再这种半死不活的情况,胡惟庸的眼中,依然有火焰。

    是愤怒。

    “哈哈哈哈……朱重八,你终于来看我了!

    你不是看不起我妈,不是无视我吗?

    你来做什么?

    我知道了,你无非就是故意无视我,其实你还是很在乎我这个敌人的……”

    极致的沉默之后,就是极致的疯狂。

    胡惟庸在下个瞬间,变得癫狂起来。

    朱元璋依然如看小丑一样看着他,但他也认同胡惟庸一部分的话,

    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应该重视这个让自己吃过瘪的敌人。

    也许他的野心,他的能力,真如小丑。

    老朱打心里认为,就算自己真的被胡惟庸杀了,此人也控不住天下的局势。

    他最终能给天下的,就不过是一个重新分崩离析的华夏。

    在这点来看,他确实看不上胡惟庸。

    可了解这个家伙的手段,也是自己能做好皇帝的关键。

    朱元璋挥挥手:

    “开门,你们离远点!”

    “皇上!”

    周通作为新的锦衣卫指挥使,对老朱如此冒险的行为,想要出声提醒。

    “他就是完好的时候,也不能拿朕如何,何况是现在的鬼样子?

    照做就是!”

    老朱依然坚持,周通等人面面相觑,最后只能照办。

    周通让人打开牢房的大门,然后带着锦衣卫远远退去,退到保证自己不能听见皇帝和胡惟庸的距离。

    “朕就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

    你是个聪明人,自古以来造反上位的文臣,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朱元璋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最想不通的问题。

    胡惟庸的造反,在他看来,就是毫无意义。

    篡位的人,自古以来多不胜数。

    但想要篡位成功,一半不是手握兵权的将领,也至少是权倾天下的权臣。

    文官造反不是没有,但很少。

    胡惟庸更连权臣二字也算不上。

    “哼,因为你朱重八不配……

    你自己都能当皇帝,为什么我不能?”

    胡惟庸知道自己肯定逃不过一个死罪,干脆也豁出去了。

    “呵,所以朕的出身,让你产生了你也行的幻想?”

    朱元璋藏在内心的某根弦,也被胡惟庸挑起来。

    出身,是他无法避免的问题,张异也点评过朱元璋自己。

    他看似英明果决,但同样因为出身问题,产生了也许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自卑。

    也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对一些别人看起来的小事非常敏感,

    甚至反应过度。

    张异曾经安抚过老朱,可人的性格如何能改变。

    尤其是胡惟庸的事经历之后,老朱对自己的认知,也产生了怀疑。

    从胡惟庸这里得到答案,他不意外,可却依然受伤。

    “你以为,就我会这么想,朱重八,为什么你当了皇帝之后,各地造反的事情依然时有发生?

    哈哈哈,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就是个乞丐,你都能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自量力!”

    老朱看着胡惟庸,一脸蔑视,

    不过胡惟庸毫不在乎。

    “只要有本事的人,心里何尝没有生过反意,朱重八,难道你以为汪广洋,李善长他们没有?

    他们不过是没有丧子之痛,没有本相的决心,才会犹豫不决。

    你身边的人都有,他们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取代你朱家而代之……

    哈哈哈哈!”

    胡惟庸感受到老朱的隐藏的怒意,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