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世界第一份报纸,独门的生意-《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我马上去印刷厂,让人赶工……”

    陈珂闻言赶紧去忙他的了,只有姚广孝等人,还陪着张异。

    报纸大卖,张异本身也十分高兴。

    他一开始也在担心,报纸提前诞生,会不会水土不服。

    事实证明,可以的!

    姚广孝见张异高兴的模样,陷入沉思。

    从今日开始,张异似乎又要造就一个奇迹。

    奇迹,逐渐展现!

    第二天,陈珂让人加班加点,也没有印出两千份报纸,

    1200份报纸送出去,转眼售罄。

    他自己也被报纸的受欢迎程度给惊呆了。

    真有那么好吗?

    第三天,有了准备的他,又投送了一千五百份,这次愿意上门来找他要代售权的商人更多。

    商人们也发现,这报纸似乎又很多人在找。

    卖报纸,本身成了一种引流的手段。

    一千五百份报纸,依然没有探到销量的上限,陈珂开始加班加点,给印刷厂招人,让春秋观的人制作印刷的机器。

    张异在第三天的时候,已经开始琢磨制作第二份报纸了。

    古人尚没有一周的概念,但张异就准备按周报的节奏出内容。

    有锦衣卫提供素材,加上一些段子和时事方面的评论……

    张异相信,哪怕没有找皇帝要的独家条件。

    他也能竞争死一批人。

    第一期的龙虎报,销量最终定格在八千多份上,报社收款八千文钱,最多八两银子。

    这八两银子还不是利润,其实也就勉强平摊目前的成本。

    但这个销量,已经超乎了陈珂的预期。

    他是书商,他大概能算清楚应天府有多少读书人。

    一般而言,他们的畅销书,能卖数千份就不错了,一万份那是大卖。

    而在应天府,短短四五天卖出八千份报纸!

    这潜力,无穷。

    张异对陈珂的不解表示理解,陈珂在计算消费者的时候,大概没考虑到他推广简体字带来的潜在消费群体。

    以前买话本的人,并不见得就是大明读书人的全部。

    有许多人,依然买不起一本相对昂贵的话本。

    而这几年时间,随着简体字的流行,许多人认字之后,自然而然有了阅读需求。

    他估摸着,这些人的增加,再加上一切以前认字,但没有经济能力去消费书籍的群体。

    比如哪些商人,会认字的掌柜。

    他们报纸的销量,应该能涨个两三倍!

    可就算这样去算,报纸依然不是赚钱的生意,至少没有陈珂想象中赚钱。

    可张异问他:

    “你有没有觉得,你的润玉堂最近生意变好了?”

    “还真有……”

    作为报纸的股东,陈珂在报纸没有广告商的时候,张异将他润玉堂和拍卖行都挂上报纸去。

    陈珂店里的生意,本来因为北方的事影响,生意变得比以前差。

    谁知道,自从报纸发售之后,就多了许多上门询问的客人。

    “这就是广告的力量,引流……

    这才是咱们真正赚钱的地方!

    做好准备,龙虎报以后可不会只在应天发售!”

    张异拍着陈珂的肩膀,给他鼓劲。

    第二期的龙虎报如期而出。

    这一次,当天卖掉七千多份!

    这速度,着实让许多本来还不知道龙虎报的人,一下子认识到了这报纸恐怖的传播速度。

    而许多商人,似乎也看到了商机。

    尤其是书商,他们火急火燎,马上敢出他们的第一份报纸。

    谁知道,前脚刚开卖,后脚人就进去了。

    有了杀鸡儆猴的事例。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办报纸是需要陛下亲自批准的……

    如果没有陛下的批准,私自开办报纸,死罪!

    不过念及这些人是初犯,只是罚了很大一笔钱。

    此事,那些对报纸有念想的人才知道,原来这门生意,是独门生意。

    或者,很有可能,是陛下的生意。

    胡府,胡惟庸拿着一份报纸,陷入沉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