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理想的推动者,为迁都铺路-《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他劝说朱元璋的话语,都是抄自己的,但张异丝毫没有因为黄木的做法,而觉得有什么不妥。

    黄家哥哥他知道,自己并不在乎这些。

    而且很多时候,有人能帮他推动自己的理想,张异求之不得。

    在他看法中,只要朱标不死,朱元璋肯定不会迁都长安。

    长安在大明这个这个时间段,由于气候的改变,确实已经不适合成为国都。

    老朱不傻的话,肯定会另寻他地。

    可是这件事,起码要到十几年后才会发生。

    如今,大明的国力恢复比原来的时空快之后……

    许多事情,也跟着加速起来。

    这也意味着,张异想要预言未来,几乎是变得不可能的事。

    但他欣喜这种变化。

    在张异所知道的未来,他并不喜欢。

    而被改变的未知,也许是混沌的,不一定有好结果。

    但它总算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前进。

    “那这位大人,皇帝不封赏吗?”

    张异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心里也紧张。

    朱樉将一切看在眼中,暗自发笑。

    不过,他也羡慕大哥,在张异心中,他是好友,但大哥却是亲人。

    “父皇说,先压他两年,毕竟他还是太年轻了……”

    张异闻言,不惊反喜。

    史书上,被朱元璋这么对待过的人有,那个人叫做方孝孺。

    老朱这是把黄木大哥当成方孝孺来培养呀,那很可以。

    他心情愉悦之下,朱樉让人送来酒菜,两个人也喝了起来。

    “也有许多年没见过大哥了!”

    张异不确定朱标有没有将他招供出来,所以也没告诉朱樉他和黄家父子的交情。

    他转移话题:

    “迁都的话,那是大工程!”

    “对,所以很多事情,父皇都必须在迁都之前做好!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问题,前朝往北方运粮,主要是走海路,但海路不太平,这件事迟早要解决!

    父皇让玄武军扫荡周围海域的补给点之后,这倭寇之乱少了许多!

    但这并不能阻挡从南方过来的倭寇,还有从朝鲜沿海下来的……

    所以,玄武军出海,从根源处解决麻烦,也是迁都的前置条件之一!”

    迁都从来不是小事,尤其是是封建王朝生产力落后。

    从决定迁都到到迁都成功,需要多年的努力。

    大明原来的历史轨迹中,朱棣完成了朱元璋未完成的事业,迁都北京。

    他为此,开辟了京杭大运河。

    只是这条运河,想要完全能用,非几十年不成。

    如果朝廷想要提前迁都,那走海运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海运不如内河稳定,这也是个问题。

    开挖运河,乃是迟早之事。

    明初缺人,搞生产都不够,何况是去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

    所以,海运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既然定下了海运这条路线,自然而然的,朝廷就有了稳固海防的动机。

    一环扣一环,张异已经看到了朝廷走出去的动力。

    “父皇最近正准备出使琉球,从琉球方向,为以后铺路!

    而以抗击倭寇的名义,朝廷也许可以争取一支驻军过去!”

    琉球一直都是华夏忠诚的藩属国,是受儒家文化圈影响最大的小国。

    张异听着朱樉娓娓道来,越发喜悦,

    他不免多喝了几杯。

    等他从秦王府出来,已经有些微醺。

    吹了吹冷风,张异逐渐醒酒。

    “回去吧!”

    张异坐上了马车,准备回清心观。

    但路上,锦衣卫告诉他,陈满赶着车擦肩而过。

    “那边的方向,是我家吧?”

    张异随口问了一句,旋即明白,陈满这是去找他。

    “带我回家吧!”

    既然陈满找自己,张异也知道回不了道观,干脆让赶车的锦衣卫掉头

    他在车里脱去道服,露出里边早就穿好的俗服。

    张异在距离自己就爱不远处下车,然后晃晃悠悠,往家里去。

    “掌柜的要见你!”

    陈满见到张异醉醺醺的模样,有些不喜,他今天来过一次,但扑了空。

    “好!”

    张异闻言上车,也不去看陈满那张臭脸。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