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笨蛋,问题在税收-《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张异这一番嘲讽的话语,却让刘伯温的心情放松下来。

    咎由自取,其实也没说错。

    “那你认为,老夫后边该如何自处?”

    “该吃吃,该喝喝,反正御史台的权柄被削弱,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过刘大人也不用担心锦衣卫会失控,至少在咱们陛下手里,锦衣卫不会失控。

    陛下对百官的担心,放在锦衣卫身上同样适用,如果哪天锦衣卫有失控的趋势,陛下同样会出手废了这个机构……”

    “嗯!”

    刘基颔首。

    锦衣卫的突然成立,确实让他乱了方寸。

    从海盗案开始,刘伯温的基本盘一直就被削弱,从地上到中央,他的羽翼逐渐被拔掉。

    他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也想做出自己的一番成绩。

    可被杨宪这样一个竖子欺负,她很不服气。

    好不容易杨宪倒台了,他自以为能松一口气,锦衣卫的出现,等于海盗案中他没落着好处,又被皇帝削了一大块权柄。

    大家都是凡人,换谁突然遭遇这样的打击,也会方寸大乱。

    可是回过神来,知道问题的根源之后,他也明白自己要怎么做了。

    他明白自己在朝堂中的定位,那就是公正……

    如果失去这个基础,皇帝对他不信任是迟早的事,明白了病因,接下来就是慢慢找回皇帝的信任就是。

    锦衣卫,把他们当成另外一个杨宪就好。

    见刘伯温逐渐恢复斗志,张异也是暗自点头。

    这些开国名臣的战斗力,可远不是洪武十五年后的文官能比。

    老刘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可没有遭遇过锦衣卫这种大杀器,但他的适应得很快。

    能屈能伸,这才是张异认识的刘伯温。

    说起锦衣卫,张异忍不住想到胡惟庸……

    有这个机构存在的话,胡惟庸还会不会走到谋反那一步,或者,因为锦衣卫的提早出现,宰相制度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的变化,而延续下来?

    历史的变幻,越来越剧烈了。

    这意味着以后自己装神棍预言未来的时候,可要小心点。

    张异对自己好不容易立起来的神仙人设,如今可是很珍惜的。

    这是他未来接触朱标或者朱棣,去忽悠他们的资本。

    “那你说一说,我浙东和沿海百姓,何去何从?”

    许存仁见二人聊了许多,也怕刘基尴尬,主动替他转移了话题。

    “那要看先生从哪个角度看……”

    张异神秘笑笑:

    “如果从士绅的角度看,那自然是灭顶之灾。咱们那位陛下未来百年,少不得要被读书人阴阳……

    可是从整个沿海的角度而言,这次海盗案,算是给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

    尤其是浙东那资源匮乏的地方,因为并没有太受到清算的原故,地方上的富户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底层的平民矛盾是尖锐的。

    如果不是有出海贸易这条出路,这地方不激起民变才怪。

    可如今皇帝清洗了地方上的富户,将土地释放出来,这矛盾会少许多。

    加上皇帝移民了不少百姓,从地方上来说,沿海因此可享几十年太平。

    当然,也不全是好消息……

    太仓市舶司的关闭,意味着陛下很有可能要逐渐控制海上贸易了,既然海贸的税收收不上来,对于朝廷来说,这份生意就是没用的!

    加上朝廷有休养生息的需求,百姓出海肯定是朝廷重点打击的方向。

    沿海一带,虽然大家都在海上做生意,可皇帝海禁之后,受到的影响肯定不同,苏州,松江等地,是鱼米之乡,没了海上贸易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可是浙江就不一定了……”

    刘伯温和许存仁脸色大变。

    海禁对于浙江百姓的影响,可能仅次于福建。

    在这种多山少田的地方,虽然从整体而言,粮食产量因为气候的原因是很高,但潜力不足。

    一旦土地兼并严重一点,百姓很难靠土地养活自己,除了经商还有什么法子?

    刘伯恩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如果皇帝真的禁止海上贸易,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可就如张异所言,这场灾难,也算是江南的士绅们自找的。

    明明富可敌国,却逃税,还让海盗反噬了朝廷本身,那就活该被打。

    “那些士绅死有余辜,只是苦了百姓!

    富户不做海贸,却还可以经商!

    可百姓的就业,确实也是个麻烦。”

    刘伯温站起来,突然朝着张异拜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