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所谓名分,老孟死了……-《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那种将土地挂在权贵宗亲名下公然逃税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不过,这确实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包括自己家。

    龙虎山拥有的土地,远比此时大明的任何勋贵都多,也意味着等税法落地,龙虎山要缴纳的税收,也是一大笔。

    心疼归心疼,可作为觉得纳税是天经地义的后世人,张异其实还好。

    但对于许多人,那应该是不习惯的。

    “希望皇帝不要造出一本乱七八糟的税法吧!”

    张异吐槽了一句,却看见官道上有许多人,在官兵的引导下迁徙。

    这些人,大多是平民,有小部分张异看着他们身上的镣铐,有些猜测。

    朱元璋见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人身上,主动解释:

    “这就是海盗案影响,这些人一部分是移民,一部分是罪臣家眷,要流放北方……

    他们的去处,应该是太原、北平一带。”

    张异点点头,大移民,本身就是朱元璋既定的政策之一,就算没有海盗案,这件事也会被执行下去。

    南方的中部,像是安徽,江西等地,许多土地荒芜着都没人耕种。

    如果皇帝海禁,许多地方的老百姓是没有办法靠着土地找到活路的。

    让失地的农民找到土地,也算是不错的出路,只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路上死去。

    在命运的驱使下,人只如蝼蚁。

    朱元璋并没有和张异多聊,最近他自己也忙疯了。

    送走张正常之后,他告别张异,回了皇宫。

    张异左右没事,他也不想回朝天宫,于是让老陌载着他慢悠悠地回到清心观。

    相比起朝天宫,这才是他的家。

    “小地主哥哥……”

    孟瑶出落得越发水灵,在张异的坚持下,也逐渐摆脱了自卑。

    张异见到她,一把先抱起来。

    只是他自己气力小,却被小孟瑶给压在身下。

    咯咯咯!

    对不不自量力的小地主老爷,小孟瑶骑在他身上咯咯笑。

    张异也跟着笑,兄妹俩没事瞎开心。

    相比起外边那些尔虞我诈,张异其实更喜欢这小道观里的风平浪静。

    “羞羞!”

    徐允恭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对着孟瑶做鬼脸。

    张异这才发现,原来徐允恭兄妹也来道观玩,张异是无语了……

    徐夫人就不会管管徐妙云吗,她老往自己这里凑那是干什么呀?

    小孟瑶被徐允恭撞见,害羞地从张异身上爬起来。

    徐家丫头和李氏一起过来,李氏见了孟瑶的动作,又要发怒。

    张异主动说:

    “是我跟孟瑶妹子闹着玩的……

    对了,去看看秧苗怎么样了……”

    张异很善意地转移话题,避免小孟瑶被母亲责怪。

    “您呀,就是惯着她……”

    李氏的语气中,带着浓郁的感激之情。

    张异对他们家而言,并不仅仅是佃户和地主,雇主和仆人,在李氏心中,遇见张异,他们家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年,老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道观的管家,虽然他还坚持种着自己租下来的田地,但家里的收入主要已经不靠那些农田。

    李氏帮助张异照顾这些用于实验的稻种,张异会给她一份在她看来算是不菲的报酬,老孟接过邓仲修帮他管理道观的事,张异也给了他一份兼职收入。

    甚至梦瑶帮忙,张异也有一些奖励。

    在张异看来,有劳动,就该有报酬。

    他不会为了收买人心特意给你很多,但却也不会把许多这个时代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把自己给同化了。

    他改变不了这个世道,却可以从身边人做起。

    只是他的做法,放在这个时代,在老孟和李氏夫妇眼中,那是大恩大德。

    几个人从道观和药园子之间的门户进入药园,张异看着自己实验田里的稻种,欣喜不已。

    这些稻种在李氏和老孟的照顾下很好。

    他走过去,仔细观察彼此的区别。

    他并非农学方面的专家,好在前世沉迷过一段时间的园艺和种菜,对于这些东西不至于一知半解。

    每颗植株的性状,他都不放过。

    这种品种抗倒伏,哪个品种挂果多。

    张异随手指出来,想着等到开的时候该如何人工授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