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杨宪离死不远了,拿回天师位的法子-《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2/3)页

    有这句话,杨宪就是不死也要扒层皮。

    杨宪的跋扈,在史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加上他最近在应天府的所作所为,张异不信检校就没有一点消息。

    老爹凭空捏造的一句话,十分符合杨宪的人设。

    在九句真话中夹杂这句假话,足以让皇帝相信。

    相信就够了,朱元璋的性子,在关键时刻点上一句,比伱特意去说一个人百句坏话更有用。

    接下来说到刘伯温出场,张异惊叹。

    这老家伙虽然没有野史上说得那么邪乎,但也确实是这个时代文臣中的顶尖人物。

    能利用老张给的机会,趁机给杨宪使绊子。

    一句杨大人的刑部,这句话和老张那句话遥相呼应,就是要让陛下起杀心。

    可惜杨宪自己不争气,却没有及时撇清这句话。

    倒是在一个明明对自己大好的形势下,愣是被浙东派找出一处生机。

    “这样看来,许老师应该也会没事,只不过不知道他这个官位能不能保住?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他无心功名,告老还乡也没事!”

    张异自己脱险之后,对许存仁的事情本来颇为担心。

    毕竟老头子如果没人保着,确实容易成为构陷的对象。

    太子朱标既然干涉了,他活下来不成问题。

    “只可惜,陛下对杨宪似乎颇为信任,明明百官都要围攻他,陛下却亲自给他解围!

    这朝堂中的水压,太深了。

    今天又让这中山狼逃过一劫……”

    揍了杨宪之后,龙虎山和杨宪已经不死不休,老张也毫不掩饰希望杨宪有事的心里。

    只是明明形势大好,却还是被皇帝保护下来。

    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哪怕张异再受皇帝喜爱,他也不足以让皇帝改变他的做事态度。

    对于老张的失落,张异想了许久之后,却笑起来:

    “爹您放心,我反而觉得杨宪离死不远了……

    陛下能当着群臣的面护他,那不符合那位留给别人的印象!

    那只能证明一件事,陛下在杨宪身上投注的东西,确实非常大,他暂时不能死!

    不过……

    反而是因为这样,所以杨宪在办完这件事后,他会死的概率,非常大……”

    狡兔死走狗烹这事,朱元璋可没少干。

    张异这番猜测,倒不是信口开河。

    就如洪武朝的锦衣卫,干的是脏活累活,可活干完了,老朱不照样翻脸。

    皇帝在杨宪身上的表现,让张异想起一个人。

    “怎么说?”

    张正常不解,明明是皇帝一心袒护杨宪,张异却得出和其他人相反的想法?

    张异摇头,他明白老爹的疑惑。

    事实上,他也不见得比朝中的大臣聪明,可是他是一个穿越者,从史书上去审视这位帝王,张异比其他朝臣更了解朱元璋。

    至少有些老朱的套路他们没见过,张异见过。

    朱元璋并不算是一个能忍的人,也不能说他不能忍。

    老朱会在没有必要或者自己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上忍,比如倭寇侵扰大明海防,日本杀了大明的使节,哪怕他心中暴怒,可也能为了大局忍耐。

    这是枭雄的本分。

    可面对朝中大臣,哪怕是李善长等,他也不需要忍。

    他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的威望足以让他掀起任何风浪。

    奉天殿中,杨宪明明犯了那么多罪过,朱元璋本可以罚则他一顿,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这样既能发泄了他的怒火,也能将这件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就如张正常一般,流放流放了,屁股也打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可老朱偏不,他将这件事糊弄过去了。

    其实这种做法,就是有种秋后算账的味道。

    这和他从某种程度上纵容胡惟庸,是一个性质。

    也就是说,朱元璋大概率要杀杨宪了。

    只是目前对方还有利用价值,老朱忍下来。

    他将这番道理说给老张听,老张不由后怕。

    原来自己挨了一顿打,反而算是好事。

    “当今陛下因为出身的缘故,他身上多少有些自卑,这种自卑并非来自他的能力,而是他无法改变的出身。

    他总怕别人想着,他一个乞丐都能取得天下,别人会不会因为看轻他而选择相同的道路。

    加上年轻时的记忆,所以他对官员的忍耐性极差!

    其中贪腐自不必说,但还有一件事,其实陛下更为忌惮!

    那就是,弄权!”

    张异给老爹分析道:

    “咱们大明的权争,总体而言李善长也好,刘基也罢……

    他们若是欺压等闲百姓也好,或者构陷其他官员也罢,皇帝大多数会权衡利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两个人虽然争,但该做的事会做好,他们的虽然会构陷他人,可决策权却在皇帝手中!

    而杨宪,这次他的行事方式,是锦……是先斩后奏那一套,且儿臣相信以他的为人,在下边也收了地方的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