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了杨宪的派系,其他官员望向杨宪的目光,早就是非常玩味。 这位杨大人,吃相太难看了。 也不怪会引火烧身。 李善长的嘴角挂起一丝弧度,却是准备站出来。 谁知道刘伯温继续说: “陛下,这海盗案牵连甚广,包括臣等沿海出身的官员,都牵扯其中,臣本为了自证清白,最近都闭门不出…… 然臣今日看见小真人的遭遇,却不免想质问杨大人! 如果杨大人连一个八岁小儿都能锒铛入狱,那杨大人掌管的刑部中,有多少冤死的孤魂?” “刘基,你大胆,刑部是朝廷的刑部,什么叫本相的刑部……” 杨宪跳起来,指着刘基大骂,这老小子好毒的心…… 刘伯温闻言,神色不变,而是跪在地上: “臣失言了,陛下恕罪!” 杀人诛心! 朝中的老狐狸再次见证了御史中丞刘基的手段,他的一句失言,其实却成功勾起皇帝的猜忌之心。 这是响应了张正常的话语,又点明了杨宪此次主持海盗案,在排除异己。 这又间接为自己背后的浙东派官员辩解。 一石二鸟。 他说完,其他不是浙东派,却也是沿海出身的官员也产生共鸣,纷纷出列。 “陛下,吾等虽然出身沿海,却不见得和海盗有勾连!” “陛下,难道人可因出身获罪?” “陛下,部分沿海奸商所行,却不能都怪罪在我等身上呀,吾自幼家贫,小时候家里还受过海盗洗劫……” 这时候的画风全变了,不少人出,却是对最近海盗案的不满,纷纷伸冤。 杨宪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难看无比。 他这些日子肆意打压异己,已经引发了其他人的反弹。 “行了……” 朱元璋大手一挥,却是阻止了百官说下去。 “就事论事,这次朕要知道的是关于张正常殴打杨爱卿之事……” 老朱阻止事情的扩大化,却让周围的人失望不已。 皇帝终究还是偏袒杨宪呀。 不少人眼中的失望毫不掩饰,杨宪此时,志大才疏,心眼又小…… 在朝中的风评其实并不太好。 李善长也心眼小,可李善长的能力比杨宪高了十倍不止。 可不管他行不行,架不住皇帝就是要强抬对方。 杨宪也没想到,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居然也要保住自己,他的表情也变得得意起来。 但他丝毫没有感觉到,朱元璋上过的一丝不着痕迹的杀意。 “杨宪,朕问你,你可有张异和张正常勾结海盗的证据?” 朱元璋不给杨宪解释的机会,反问道。 杨宪无奈回答: “回陛下,臣没有,臣只是听说许存仁勾结乡里人,那人家里有人和海盗有勾结……” 他将事情说出,众人才明白许存仁被拿下的原因。 这次苏州府海盗案,点燃了皇帝的怒火…… 不少在海上参与海盗事件的家人,都被皇帝牵连到…… 且,胶州抓回来的海盗,也有不少人是苏州,浙江,福建等籍贯。 他们在牢狱中招供,同样牵扯出不少江南地主。 这些人的供词,首先就让皇帝将许多富户吵架灭族。 但这还不够,海盗案引起了皇帝的戒心,他开始将火焰朝着更多的人蔓延。 许存仁入狱的原因,就是许夫人娘家有位乡里家中也牵扯到海盗事件,求到应天府来。 许存仁闭门不出,许夫人却心软,见了那家里的来人。 虽然不曾接了人家的好处,可就是这一点被刑部的人知道了。 杨宪本来就缺乏打破这栋一脉的突破口,许存仁自然成为了杨宪重点关照的目标。 但老许是不是真的和海盗勾结,朱元璋和在场的臣子心知肚明, 杨宪打压异己,想要将火烧到刘基身上的心思昭然若揭。 “许存仁的事情可以再查,但朕问你,张异一个八岁孩子是否有罪?” “额,大概……大概是没有的……” 在皇帝面前,杨宪不敢去弄那莫须有的罪,只能说: “大概,是没有的!” “那将人拿下,就是不对,你这拳头挨得不冤……” 皇帝说的杨宪脸色一白,旋即,他转头看张正常: “你护子心切,朕理解你! 但不管如何,你殴打朝廷命官乃是大罪,朕罚你此去之后吗,流放北地一年,你可服?” 张正常一愣,他本身就领着皇帝的命令,去看着常遇春。 这件事后他本来也要过去,皇帝这个处罚,四舍五入之下,几乎等于没有处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