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朕倒是很伤心呀!”

    朱元璋一句话,果然把宋濂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老朱冷哼:

    “朕推行简体字,除了孔家比较上心,尔等这些人谁曾将这件事当回事?

    这弥合南北之策,还有一群南方的官员说朕这是在抽南方的血去救北地。

    尔等天天说家国天下,到头来还不如一个道士……

    宋濂,你说将这孩子送到宫里来给太子陪读,让他以后做个读书人!

    可朕觉得呀,他当道士挺好的!

    至少呀,朕觉得这道士比读书人好用……”

    皇帝的冷嘲热讽,说得宋濂面红耳赤。

    他本来对僧道的特权就有意见,被皇帝这么一对比,更是心生顾忌。

    个人交情是个人交情,阶级利益是阶级利益。

    当皇帝抬高僧道而轻视士子的时候,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想到前阵子皇帝让朝天宫主持药王大祭。

    加上官家刊印药王经的行为,都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宋濂心中的警戒心马上起来,关于坚持举荐张异的事情也不提了。

    “行了,你安心修你的元史去,朕自有打算!”

    随手将宋濂打发走,朱元璋才翻开张异那本《华夏简史》。

    张异这本书主打的就是一个科普,通过漫画的形式,用比文字更为平易近人的诙谐风格,将华夏数千年历史娓娓道来。

    这本书虽然只出到商周战国,但却十分精彩。

    这本书并不算客观,张异在简单的文字里,夹杂着太多看似公正其实引导情绪的东西。

    “春秋笔法……这小子……

    这本书,倒是可以推广一下!”

    “其实儿臣觉得不用推广!”

    朱标一直沉默不做声,等父皇说话他才回应。

    “这书卖得不错,是大卖!

    不用推广,儿臣估计天下读书人人手一本……

    数据已经印坏了三个雕版了……”

    朱元璋一惊,这书都卖到这种程度了?

    一个雕版,大概能印五六千本书后就不能用了。

    也就是说,张异这本书至少已经印了一万多本?

    这销量,已经超出了《孔府算经》,

    刷新了应天府图书的销售记录了。

    “不对呀,这销量高得离谱……”

    朱元璋一想不对,为什么这书会高过算经》

    朱标笑道:

    “市面上确实有仿版,但是这种独特的画功,其他人仿不出来!

    至少,暂时仿不出来……”

    老朱这才明白,他默默点头。

    “润物细无声……

    行了,你回头让那小子赶紧把其他的也给朕画出来!”

    哪怕读过不少史书,对历史并非陌生,朱元璋也被漫画给吸引住了。

    ……

    宋濂出宫,

    脑海中却一直盘悬着皇帝的话语,久久不能言语。

    他本来想回朝天宫,但心烦意乱之下,宋夫子准备给自己偷个懒。

    “去御史台!”

    他准备去找刘基聊聊,让车夫转了个方向。

    在错身的时候,他又遇见了右相府的车马。

    “这杨宪杨大人,不知道是去迎哪位贵客?需要如此大费周章?”

    宋濂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没有放在心上。

    另外一辆马车上。

    杨宪小心翼翼,看着眼前的道人。

    此人身形清瘦,一身道袍洗的发白,但道人身上,自有道骨仙风的气质让人心折。

    而且,此人非常年轻。

    “刘道长!”

    杨宪小心翼翼地询问眼前的道士。

    道人抬头,说:

    “杨大人,承蒙您错爱,召本道入京。

    这天师府小真人的预言,贫道不方便多说什么?

    只是如果回到大人本身……”

    刘道士看了杨宪一眼,说:

    “大人福泽延绵,至少以贫道的道行,看不出大人有什么灾祸。

    也许是那位小真人看错了,也许是贫道道行不够!”

    杨宪闻言大急:

    “刘道长,您可不能说您道行不够呀,您可是大名鼎鼎的赵师真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