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僧终究不如神仙……” 慧昙的后边,是那些官老爷的夫人。 也不知道谁多嘴说了一句,禅师静默。 “妹妹,清心观在哪,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姐姐,我也不知道,但打听一下还是能找到的!” 这些官夫人并不介意慧昙的面子,就从他身边走过。 等到几乎所有人都散去,慧昙大师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皇帝因为当过和尚的缘故,对于僧人其实天然还有些好感。 虽然他出于统治需要的关系禁绝僧道,但也给了佛门足够的地位。 天界寺,就是皇帝强行抬上来的寺院,朱元璋之所以不选择报恩寺和其他寺院,大概也有新朝新气象的意思。 身为天界寺第一任主持,慧昙很想将天界寺经营好。 可是,这严格来说,是新朝开辟之后,第一个新年! 也是天界寺沐浴皇恩,成就辉煌的第一步。 但这一切,却因为自己想要随意打发一个小道士,而以羞辱告终? “阿弥陀佛!” 慧昙大师伟岸光正,训斥那些说话的僧人: “凡所见,皆是菩提! 尔等以色见人,行分别之心,难怪那位施主说我天界寺!” 突然被主持说了一顿,那些和尚面面相觑。 慧昙再说: “佛曰:菩萨化身千万,以各种面目度人,可是国王,可是百姓,可是屠夫,可是魔王! 纵然外道之中,也有菩萨化现! 尔等只闻药王太上,就起分别心! 尔等又如何可知,药王不是菩萨所化? 须知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 这微观世界之法,早就被我佛所预见! 尔等见证药王奇迹,却以外道视之,这等行为,非菩萨行,当自省! 阿弥陀佛,贫僧言尽于此,诸位谨记!” 慧昙说完,转身回了禅房。 “方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悟了,方丈分明是说,药王太上就是我们佛门药师佛变的,其实也是我佛门的佛陀!” 这些僧人得慧昙开导,纷纷悟了。 在场围观的群众,并非都是没有眼力劲的百姓,那些读过书的读书人,听到慧昙的话,却想起另外一件事。 “这慧昙法师居心不良呀!” 有个老秀才煞有介事的掉书袋,身边的人询问: “老先生,这位师父说的话里,有什么讲究吗?” “你们想呀,从去年以来,我华夏大地上拜的人最多的是谁?” “药王太上!” 周围的人想都不想,直接说出答案。 、 从扬州府后,皇帝推行种痘法,与种痘法一起推行的,还有一本经书。 太上一经,因为种痘法的缘故流传华夏。 百姓见着实实在在的好处,纷纷诵念此经! 因为诵经的缘故,太上老君这个本来并不算太亲民的信仰,却意外在民间火起来。 尤其是皇帝推行的种痘法,如今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因此,药王太上之名,在华夏不绝于耳。 可以说,华夏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如此现象级的信仰。 这种自发的信仰,几乎可以说是将龙虎山的威望推高到极限。 其他教派的人,也都眼红不已。 只是太上,乃是道门至尊,其他人纵然眼红,也没有什么想法。 老秀才得了众人回答,道: “你们也知道,药王太上是谁家的神仙,龙虎山呀! 这方丈刚才的话,分明是说药王太上是佛门菩萨所化! 这道门和佛门争夺神仙,本身也没有什么! 就如古之关圣,不也都被佛道二门收编,成为菩萨和护法? 这种事不奇怪,但如果真有人动了教内大德,那是要掀起滔天巨浪的……” 老秀才略显夸张的一番话,果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为什么?” “诸位可知道《老子化胡经》?” 秀才的话,众人摇头。 老子化胡经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还是属于比较生涩的知识。 “这本经书说的是,当年太上老君出函谷关,一路西行,在天竺度化佛陀! 所以佛门的教主释迦佛爷,是老子的弟子! 这经书当年一出世呀,你们能想到佛门的高僧们多愤怒吗? 这是那些杂毛想骑在他们身上作威作福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