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徐家求上门,照顾我黄叔叔-《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1/3)页

    “是信国公府的马车,那是谢氏出行?”

    杨宪看着信国公府的马车缓缓驶过,正追着马车的声影,此时好巧不巧,马车的帘子拉开。

    谢氏却是刚好与杨宪四目相对。

    杨宪赶紧朝着马车行了个礼,谢氏让人停下马车。

    “见过杨大人!”

    “原来是国公夫人,杨某见过夫人!”

    因为意外,谢氏不得不跟杨宪打招呼,她与杨宪算不得相熟,但也见过。

    徐达在朝中虽然不持立场,但天然站在淮西这边,政治光谱和杨宪并不相同。

    杨宪自然也明白,不说谢氏一个妇道人家,就是他跟徐达在此,也聊不出什么感情来。

    他随口一问:

    “夫人这这是出行呀?”

    谢氏表情闪躲,回:

    “嗯,去城外寺院求求平安……”

    “原来如此,那就不打扰夫人!”

    简单的对话之后,谢氏放下帘子,马车缓缓远行。

    杨宪追着车远去,却让身边的仆人跟着。

    “去那个方向,出城,恐怕是去那清心观了……”

    当过御史,进过检校,杨宪对于谢氏刚才的表情颇为在意,就让手下跟过去。

    马车上。

    不只有谢氏,还有徐家丫头姐弟。

    徐妙云显得不情不愿,徐允恭神情兴奋。

    谢氏看了姐弟俩一眼,嘱咐道:

    “咱们这是去求药,你们等下见到人家小道长,记得恭敬一点!”

    徐家丫头回:

    “娘,知道了!”

    “嗯,上次见到这位道长,却不曾想到他还是神医,你爹身上的背疽,上次陛下赐过一次药倒是好了许多!

    只是战争劳顿,他的病又反复了!

    一想到老爷在前方打着战,却还要忍受病苦,你娘我就难受!“

    谢氏抹了抹眼泪,徐丫头赶紧去安慰娘亲。

    “娘,可是那药三金一份,我们家也买不起多少?”

    她们此行,正是去清心观求药。

    自从张异救活孔克坚之后,他神医的人设已成。

    至少在应天官员这个阶层中,张异的名声不小,尤其是萧九贤离开京城回乡之前,对张异赞不绝口。

    他名声是有了,却因为得罪杨宪的事,也少有人去清心观打扰他。

    杨宪的心眼小,在他成为右相没多久就已经传遍应天。

    除非救命,为了一副药去得罪宰相的事,自然没人做。

    而且就算他们不顾及杨宪,三金一份的药物,许多官员买不起,

    能买得起的,也怕皇帝知道他买得起。

    因为各种因素,张异从孔府事后,却没有人真上门求过药。

    直到此时,信国公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谢氏心疼丈夫,徐达的地位也足够让徐府无视杨宪这个威胁。

    加上徐府和张异早有交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有了这次求药之行。

    谢氏催促马车快点,此时天色已经不早。

    等到他们来到清心观,却首先看到工部之人热火朝天干活的画面。

    工部自从因张异搅动风雨,被皇帝杀了大半之后,张异家的道观再也无人敢耽搁工程,直接派来许多工匠来造房子。

    甚至,单安仁怕那位小道爷又搞出什么幺蛾子,还亲自派人过来巡视工地。

    所以户部的官员看到一辆马车停下,忍不住多看两眼。

    只是看到马车边上的兵,他们吃了一惊。

    这不是信国公府的马车吗?

    作为如今皇帝尚未封赏功臣,大明唯一的国公徐达家的来访,这些官员纷纷侧目。

    明日,国公府夫人拜访道观的事,想必会成为应天府茶余饭后的趣事。

    谢氏,徐家姐弟下车。

    那位工部的官员赶紧小跑过来,给谢氏行礼。

    “大人客气了,我不过是一个妇人,当不得朝廷命官的大礼!”

    谢氏丝毫不拿国公夫人的架子,给对方回了一个礼。

    “这就是那座名动应天的药园子?”

    谢夫人嘴碎的毛病,却忍不住打听远处正在进行的工程。

    工部的官员嘴角抽搐了一下,这【名动应天】的代价,是他诸多同僚的性命换的,其中几位现在还挂在城墙上呢。

    他赶紧低头道:

    “正是那座药园子!”

    “果然是神医……”

    谢氏言不由衷的赞了一句,转身向道观走去。

    道观中,邓仲修早就注意到谢夫人等人的动静。

    “夫人这是来烧香求签?”

    小邓跑过去,接待谢氏,谢氏回答:

    “请帮忙通报一声贵观主,就说是信国公府故人拜访!”

    听说去是找师弟的,邓仲修赶紧领着谢氏一家往后院走。

    她们还没走远,就隐约听见读书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