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虽然拿下大都,一不屠城,二不侵犯百姓,三通商无阻,此时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 也许这时候拿下产业,就是最好的时机!” 二人旁若无人,聊着未来帝国的大事。 沐英这个旁观者听着胆战心惊。 张异和朱元璋聊的是产业,可他们背后说的事情,似乎不仅仅是产业的事。 若非他知底线,他都想叫人去北方买一点地了。 随着二人聊天的深入,迁都这件事已经逐渐浮现出来。 沐英表面平静,心头却是惊涛骇浪。 国都迁徙,这种事是何等大事。 他从未在朝堂中听说,证明此事只是皇帝心中的想法。 可两个人连具体的规划都谈好了,由此可知,张异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而且水稻北迁,同样是一件天方夜谭之事,沐英再不懂农业,也明白这违反常识。 但偏偏老朱从播种时间,收个季节、水利建设一路聊下去,二人的态度绝对不像是开玩笑。 “小真人,既然北方如此好,为什么您不让龙虎山去买点地?” 沐英见张异将河北那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忍不住询问道。 朱元璋和张异闻言一愣,旋即对视一笑。 “黄英哥哥可别出馊主意害我,我张家要是这么做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我们老张家呀,能守好龙虎山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人要有自知之明,越界就不妙了!” 张异给沐英解释,但心思却一动。 身为江西最大的地主之一,也许自己某些知识确实可以回馈龙虎山! 沐英闻言若有所思,他悄悄看了朱元璋一眼,老朱对张异的说法,似乎习以为常。 他心头那一点想要悄悄买地的想法,马上消失无踪。 按照张异的说法,此时去投资大都行不行,确实可以。 身为一个军人,他大概是明白如今北方的情况。 蒙古人入中原,将河北一地当成草场,杀得河北血流成河。 八十年下来,那地方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崩溃了。 若非国都在那,那地方恐怕早就如鬼蜮。 而老朱打下大都,丝毫没有要迁都的意思,大都失去了国都的位置,变成北平。 那在整个天下的序列中,就更加靠后了。 加上从国都变成对抗蒙人的前线, 这产生了一系列的后果,那就是大都的所有东西,都是最便宜的。 若是知道未来必定能迁都,抄底…… 这确实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只是有些事,哪怕你见利益在前,也不能染指。 “我获得,还不如一道小孩子通透!” 压下心中的贪婪,沐英的眼神清澈了几分。 老朱其实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沐英,见他把张异的话听进去了,他欣慰点头。 沐英是他的徐福,是承载着他信任的义子,如果他连这点贪婪都压不住,老朱很难相信他…… “我明白你的意思,回头我就让人带着银子,去北方买地! 说起来,如果北方能够有一定的粮食自主,至少军粮问题会缓解很多! 我见朝廷现在,是不停朝着北方调军粮!” 想起北方的军粮问题,就连李善长都头疼不已。 运粮这件事,自古以来都是难题! 张异明白老朱的感慨,军粮问题确实难。 从龙气南迁之后,任何想要在北方定都的朝廷,就要面临南粮北调的问题。 蒙古人靠海运,可大明如今的情况不允许。 隋朝开辟的大运河也早就因为年久失修,运力大不如前。 一年三十万石的运量,太小了。 张异道: “此事确实要另想他法才行!” “难道你有办法?” 朱元璋问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