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还好准备周全,刘伯温比不过我-《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第(3/3)页

    将国子学改名国子监,就是他昨天晚上来临时想出来的决定。

    具体如何改革国子监,朱元璋自己都没有腹稿,

    张异那臭小子已经帮他规划好了,甚至连外人可以通过捐钱获得捐监这种身份,他都想到了。

    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看到的未来,自己一定这么改革过。

    朱家父子:……

    虽然已经习惯且知道张异有仙缘,但还会时不时被他震惊一下。

    “那就先不要捐生了,你要是去国子监上课,岂不乱套了?”

    “父皇,好像因为南北榜的事情,张家弟弟对我们的身份也有了一丝疑心,所以今天他才在试探我!

    还多亏父皇真的编了一个商人的身份在应天府,宅子,店铺这些产业都在,儿臣才不至于在弟弟面前露了怯!”

    “检校本身就是在市井中为朕监察百官,安置一些产业,也是朕在见识过【水军】的实力之后,临时的想法!

    他怀疑就让他怀疑去,朕在应天有自己的布行、酒楼、过阵子还会有个制作铅笔的工坊,他张异想看哪个,就带他去……”

    “咱们家还有酒楼?”

    朱标瞪大眼睛,这件事他不知道呀!

    自己老爹是真的想在应天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就算是为了骗张异,也不能做到这份上吧?

    “扬州一事,朕也有一些心得,这酒楼简直就是散布谣言的最佳场所,朕肯定要控制一个……

    其实朕也在试验,是不是能将另一支水军给组建起来,张异说的【传播学】,是正儿八经的帝王术啊!

    朕想尝试一下,如何利用传播学,控制天下舆论!

    回头你去见见高见贤,他会告诉你咱家还有多少【产业】,

    让你学习治国,参与政务还早,你可以拿那些东西试手一番!”

    朱标:……

    敢情传播学这件事,在朱元璋那里还没过去,而且他乐此不疲,已经暗中鼓捣出那么多东西?

    不过也难怪朱元璋上心此事。

    老朱对和士大夫阶层争夺“口舌”之权,可是认真的!

    读书人掌握了知识的垄断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控制了天下的舆论。

    在这一点上,君王拥有天生的劣势。

    如果王权衰落,一个帝王想听的,想看的,他们后世如何被后人评价,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这件事其实自古都一样,不过朱元璋显然不甘心。

    不过这样也好,皇帝专心创业,也为“黄家”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张家弟弟即使有些小怀疑,他去打听一下也不会让他们父子露出破绽。

    只是朱标觉得,从张异开始产生怀疑的那一刻起,恐怕他们的身份就无法维持多久了。

    以后,大家彼此摊牌,如何将情感和信任维持下去,才是关键!

    将这些事都安排好后,朱标告辞,回去读书去了。

    “大蒜素跟胃酸的反应,会让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只能绕过胃部,用直肠吸收药液……

    胃酸,本宫好像上次在哪看过?”

    朱标读书的时候,,想到那个跟他性命攸关的大蒜素,又想起那种古怪的给药方式。

    他终于想起一本书,张异的《十万个为什么》。

    朱标开始寻找那本书,却怎么都找不到。

    “难道上次徐家妹妹拿走的几本书里,有《十万个为什么》?”

    朱标:……

    他上次心不在焉,还真没发现徐妙云拿走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

    此时,

    徐府,

    一个小女孩合上《十万个为什么》,意犹未尽。

    “后边的九万九千九百个为什么,什么时候才能看到?

    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那里还有没有后边的册子,好想看呀!”

    “姐姐姐姐……”

    徐家丫头正在思索的时候,徐允恭跑进来,徐妙云无奈,抱起弟弟跟弟弟说话。

    “娘又乱说话了,唉,爹爹教她不要声张的……”

    徐家丫头无奈,谢氏那个毛病她也清楚,虽然才五六岁,但面对自己的娘亲,她总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操心的老母亲。

    “我去说说娘!”

    徐妙云抱着弟弟,准备去找信国公夫人的麻烦!

    ……

    应天,刘府!

    刘伯温下朝之后,就开始在书房里奋笔疾书。

    他参考的书籍,散落一地,

    刘老夫子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去编撰一本作品。

    这本作品,自然是大明未来的《算学》,他正忙着,此时仆人来报:

    “老爷,杨宪杨大人来访……”

    “他来了?“

    刘伯温放下笔,转身出门前往会客厅。

    仆人奉茶,老刘将所有人都打发下去。

    “杨大人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运气好,倒是真打听到一些东西,关于陛下后边那位高人,我想我有些眉目了!”

    “他是谁?”

    “张三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