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极品-《首富从90年代捡漏开始》
            
            
            
                
    第(1/3)页
    李莫若铺垫道:“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出产,在唐代初期东广省肇庆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
    “当时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初唐时的砚坑称为龙岩。”
    “历史上,武则天以刻有“明合璧,五星联珠”图纹的端砚赐给名臣狄仁杰。”
    “端砚名贵,在于他的历史渊源悠久。”
    “而对于砚台综合价值的考量,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量。”
    “一是砚台的材质,二是砚台的雕刻工艺。”
    “在我看来,这块端石制成的砚台,成砚年代应该在宋,因为有宋代所特有的技法。”
    “时间虽较为久远,但雕刻工艺却未曾达到巅峰,单论雕刻工艺,明清才是巅峰。”
    “最后,这款砚无人提款,只是能看出宋代些许隐晦特征,价值打了些许折扣。”
    “综合来讲,造型美观,砚体完整,估价八百元左右。”
    “八百元,我们要了!”李老板率先开口,起身抱拳道:“还请各位让一让,行个好。”
    “砚台这东西,不是读书人,拿去也没什么用,反倒糟践了。”
    “八百元不便宜了,但端砚是个好东西,我们也想入手。”董万平举手表态。
    “周阳,你决定吧,卖给谁。”
    “是啊周阳,你决定吧。”
    双方都有自信,认为年轻人会选己方。
    周阳这叫一个头两个大。
    怎么让我选?
    正常套路不是你们双方喊价,然后价高者得吗?
    偏要让我干这种得罪人的事儿?
    实际上,倒是周阳想多了。
    这毕竟是1990年,能拿八百块都不错了,谁有能力像拍卖会一样喊价啊。
    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
    李莫若给出的参考价是多少,成交价九十九多少。
    要是大家能力都达不到,参考价还得往下降降。
    周阳摇头晃脑:“我做不了这样的决定。”
    他不是不能,是不敢啊。
    乍一看,李老板没什么,可以得罪。
    可自己妹妹……不替自己着想,也得替妹妹想想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