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振明调整了下情绪,提醒自己不要总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也许王昊发给他这本名为《鬼吹灯》的,是一本仙侠呢。 仙、神、鬼,这些都有可能会出现在传统的仙侠里面,就是在王昊写的《诛仙》里,碧瑶还是鬼王宗宗主的女儿,说不准《鬼吹灯》只是个以类似鬼王宗这样的宗门背景展开的仙侠。 如果在看过《诛仙》之前,刘振明绝对不会有这种侥幸的心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诛仙》的大火,导致仙侠这个小众题材也开始火爆了起来。 甚至有一些之前从未写过仙侠的作者,也开始跟风仙侠。 抓住热点,迅速跟进,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可以快速达到一定收益的方法。 毕竟借助别人的流量,带动自己的流量,比单纯的依靠自己要容易的多。 现在的仙侠市场已经被激活,读者们刚对仙侠提起兴趣,就发现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仙侠供他们观看,数量本就不多,能看的、好看的,就更少了。 再如此情况下,王昊再写出一本仙侠,刘振明也觉得很正常。 其实王昊不管写的是什么类型的,应该都会有粉丝买单,但是有时候选对市场,选对读者群体,总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斗罗大陆》、《诛仙》这样的作品珠玉在前,刘振明当然希望这部也能继续。 点开《鬼吹灯》的正文开始观看。 入眼的先是简介。 【盗墓不是观光旅游,不是吟诗作对,而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古代贵族们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是想方设法地防止自家的坟墓被盗,故此无所不用其极,在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暗器,埋伏,有巨石、流沙、毒箭、毒虫、陷坑等等数不胜数……】 这开头怎么讲的盗墓。 不是仙侠? 这好像连灵异也算不上吧。 【我的祖父叫胡国华,胡家祖上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最辉煌的时期在城里买了三条胡同相连的四十多间宅子,其间也曾出过一些当官的和经商的……】 看到这,刘振明已经可以确定这本和仙侠毫无关系。 只是和仙侠没关系也就算了,毕竟他本省也没抱有多大的希望。 但此时刘振明已经隐隐感觉到,《鬼吹灯》和恐怖灵异的关联也不大。 《鬼吹灯》的文字描绘的画风很写实,充满了年代感,而且故事是第一人称讲述的—— 第一人称? 这年头,竟然还有人敢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写作!? 要知道第一人称是被很多读者讨厌的,很多读者甚至不看你写的啥,只要看到第一人称,就会毫不犹豫的弃书…… 就这么干脆直接! 王昊之前在微博发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两部虽然也都是第一人称,但那都是篇幅比较小的言情。 这种题材的,读者是可以接受第一人称的,第一人称写的好的话,可以提升读者对故事的代入感。 鬼故事之类的短片故事也是如此,一般是一人称展开,让读者可以感受那种身临其境的恐怖。 但是长篇,很少有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作者,长篇一般故事情节没有那么紧凑,也会出现很多支线人物和剧情,使用第一人称会增大作者的写作难度,读者看起来也会很别扭。 “这好像不是恐怖吧,应该也不是鬼怪玄幻,没有特殊的能力,反而充满了年代感,而且似乎在讲盗墓的故事?” “这到底是个什么题材的?” 刘振明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现在对《鬼吹灯》的题材非常好奇,抱着这种好奇的心情刘振明继续看了下去。 他虽然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是就在前不久他也是觉得《诛仙》这种仙侠很不靠谱,但是结果……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刘振明不敢过早的判断了,毕竟脸上的红肿才刚刚消退。 【胡国华为了应付舅舅,他回家之后到村里找了个扎纸人,就是烧给死人的那种的匠人。这个扎纸师傅手艺很高明,他按要求给胡国华扎了个白纸糊裱的纸女人,又用水彩给纸人画上了眉眼鼻子、衣服头,在远处一看,嘿,真就跟个活人似的。】 【没过几天,舅舅上门来看外甥媳妇,正在此时,里屋门帘撩开了,出来一个女子,这女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大脸盘子、大屁股小脚,胡国华心里猛的咯噔一下,哎呦,这不就是我找人糊的纸人吗?它怎么活了?】 …… 越是往下看刘振明越觉得背后有些发冷。 说恐怖倒也谈不上,但总觉得这种事情,让人有些让人头皮麻,浑身不自在,就像小时候那些流传在农村老人口中的鬼故事。 莫名的渗人。 白纸人只是故事的开头。 王昊是把《鬼吹灯》的第一卷《精绝古城》直接发给了刘振明。 刘振明越看越投入,他现在只想当一个读者默默看书。 当读到了老鼠抽大烟的部分,刘振明感到诡异的同时,竟然还有些诙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