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这个不断更换流派的主意是林牧出的,因为孙梅觉得这一段唱自己把握不是很大,排练的时候,也是经常出现荒腔走板的错误。 所以,林牧就给她出了个主意,让他每个流派学几句,虽然都是皮毛,但是总归有变化,给观众们一些惊喜,也能够扬长避短。 对于孙梅来说,老生的唱腔特点她基本上都了解,只不过是平日里也没有练过。 有了林牧的辅导,孙梅很快就掌握到了每一个流派的精髓,唱出来也是有板有眼的! 果然,这次的表现,让下面的观众们都是十分的惊艳!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 “盖世英名贯九州——” “长坂坡,救阿斗——” “杀得曹兵个个愁——” 这四句唱赵云的唱腔,用的是奚派的风格! 马谭杨奚,后四大须生的唱腔风格,被孙梅一一的展示,虽然都是一些皮毛,但是在这种场合,这就是最大的看点! “这一班虎将哪国有——” “还有诸葛用计谋——” “你杀刘备不要紧——” “他弟兄闻知怎能肯罢休——” “若是兴兵来争斗——” “曹操坐把渔利收——” “我扭转回身奏太后——” “将计就计结鸾俦——” 而到了最后一段,孙梅竟然用回到了自己的梅派本工,只见戏台上乔玄翘着兰花指,一脸媚气的唱着最后这一段,顿时让台下的观众们全都笑翻了! 而到了最后两句的时候,孙梅又变回到了马派的唱腔,一本正经,直工直令的唱完了这一段经典的唱段! 台下的观众们顿时就是兜四底的叫好声和掌声响彻了整个剧院! 太精彩了! 孙梅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现场的观众! 而台下有不少的老观众,则是微微皱眉,因为他们听到这一段唱中有不少地方的唱词,不太对劲! 马连良先生当年对《甘露寺》这出戏,经过了数次的改稿,对里面的不少唱词都有所改动! 因为在那个年代,京剧演员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思想高度也没有那么高尚! 最开始的版本中,最后那一段唱词是“若是兴兵来争斗,东吴哪个敢出头”,这句唱词,弄的乔玄就像是蜀国那边的一样,前面把刘备的兄弟们一通吹,到了最后还将东吴的将领踩到了泥里,这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所以,马连良先生在改编这出戏的时候,首先改动的就是这个地方! 将其改成了“若是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一下子就把乔玄的境界都给提高了,将一个貌似反叛的家伙,一下子就变成了运筹帷幄的高人了! 这就是马连良先生的高明之处! 而在这出戏演火了之后,麻烦事也是越来越多了! 有不少人都向马连良先生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别说,这些人说的都是很正确的! 就比如说第一段唱词,最开始的是“刘备本是靖王的后”,但是到了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人质疑,应该改成“中山靖王”才对,因为“靖王”在汉朝的历史上,根本查不到,所以,不严谨! 后面那句“汉帝玄孙一脉留”也有问题,因为汉朝二十九帝,都可以称为汉帝,既然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而刘胜的父亲是汉景帝的后人,不如就直接改成“景帝”,更为贴切! 还有一句唱词是有明显错误的,那就是“白马坡前诛文丑”,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官渡之战的描写里,关羽是在白马坡前斩杀了颜良,而诛杀文丑是在延津口,所以,最后改成了“白马坡前斩颜良,延津诛文丑”。 但是,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 那就是《甘露寺》这出戏作为马派的看家戏,实在是太火爆了,从马连良先生开始唱到如今,已经有小一百年的时间了。 很多戏迷们记忆中的《甘露寺》还是马连良先生最早的那个版本! 而现如今孙梅唱的这个版本,其实是张学金和冯晓智两人前些年频频演唱的“新版本”! 其实,这个新版本,就是马连良先生根据别人的建议而重新整理的,由于建国之后,现代戏的时兴,传统戏不让唱了,而马连良先生也基本上没有太多演出的机会,再加上迫害,导致马连良先生根本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新版《甘露寺》展现给戏迷们! 这也导致了后面这个新版本《甘露寺》不是那么的受欢迎的最大原因! 因为没有马连良先生的“授权”! 之前的很多演出中,都出现过一些纰漏,因为有些场合,尤其是票友演唱的时候,演员跟乐队并不熟悉,说要唱《甘露寺》,演唱者唱的是新版本,但是乐队拉的是老版本的谱子,结果因为中间的唱词不同,所以,弦跟唱合不到一块,双方都很难受! 其实,有不少京剧界的同行和票友们,都觉得张学金和冯晓智两人将这个新版本搞出来,就是画蛇添足! 林牧倒是觉得这种说法太过于偏激了! 一开始林牧学的时候,唱的《甘露寺》一直都是老版本的,自从拜师冯晓智之后,才开始慢慢的学习新版本! 刚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感觉,因为你别小看了只是多了两三个字,其实很多的时候,演员们唱戏凭借的就是多年以来的肌肉记忆! 一大段唱词,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在脑子里面过下一句唱词是什么,基本上就是直接顺着就下来了! 一段唱词,每天最少练个十几遍,尤其是那些经典唱段,几十年下来,上万遍都是少说了,所以一上台,都不用想,唱词就直接蹦出来了! 但是,如果改词的话,那需要对自己的肌肉记忆重新打乱了,难度可想而知! 幸亏林牧年轻,还很容易改,而当年冯晓智在一次表演的过程中,本来是要唱新版《甘露寺》的,但是唱的时候,突然就又唱回到了老版本,一时间,让琴师也是感觉到头皮发麻。 马连良先生能够听取大家的意见,弥补了唱词中的错漏,让唱词变得更严谨,这有什么错? 只是因为当年马连良先生的工作调动和时代问题,导致了他并没有能够登台将新版的《甘露寺》给展现出来,对于马连良先生而言,相信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