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质量问题-《重启1991》


    第(1/3)页

    “房租支出为零,六台机器共花费三万六千元,工人六名工资支出每个月在一千八百元,每个月可以生产六吨的铝箔复合材料,一年下来产值能达到一百多万。”

    这笔账袁福军算过,利润及其可观,特别是未来可能需要扩建,现在的钱就是支撑的跳板。

    经过上岗培训之后,复合铝箔生产进入正轨,但是袁福军还是放心不下,眼前产出的东西是否符合对方的要求。

    因为现在这个年代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特别是稀缺材料更是如此。

    袁福军为了摸清买家的质量标准,他就以买家的身份购入其他厂家的产品,为了数据的准确性,他送到了学校的化工实验室。

    手里拿着新买的铝箔和自家产的,袁福军在上楼转弯处碰到了田润吉。

    “咦,你咋来了我们系实验室?”

    田润吉一脸疑惑,毕竟两人并不是同一个专业。

    虽为舍友,但是袁福军并没有告诉他是为了自己的产品来的,他只好随口撒了一个谎。

    “帮老师送东西,正好你们系的。”

    袁福军脸不红心不跳。

    “那我帮你送吧。”

    作为室友的田润吉可谓是十分热心。

    “行吧,给宋老师。”

    三天后他拿到了老师分析出来的数据,各项参数都是差不多的,袁福军这才让徐彰彬那边开始生产。

    十天过去了,第一批货已经拉走卖出去了,对方十分满意,这无疑是袁福军最近的开心事了。

    正在食堂吃饭的袁福军突然接到了徐彰彬发来的简讯,腰间的寻呼机亮了。

    “速来一趟。”

    看来厂子里发生什么事情了,袁福军接到消息放下筷子就要走便赶往了河东工厂。

    刚进屋子里发现所有的设备都停了下来,平日里轰鸣的机器声都消失了,徐彰彬和一众员工都坐在椅子上等袁福军的到来。

    大家都没有主心骨。

    “你终于来了,自从上次拉走的第一批货之后,我们生产的铝箔不能完整脱模了,我猜测是机器出了问题,就停了下来。”

    徐彰彬因为产品的事情着急上火,嘴角长了好几个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