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先进科技刚出现,成本自然便宜不了。 他没有因为基地生产出的比英特尔即将发布的奔腾处理器性能更好而高兴。 以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同等的技术指标,国内的耗电量等,绝对要超过很多。 基地这种,属于军用,国内最顶级。 英特尔发布的奔腾,那是会大量上市的。 “对,我们还有更好的,但是那个现在没法投入实用阶段。连目前的这种处理器,691生产起来都非常困难,报废率很高,一个月也只能生产不到300块。我们的超级计算机还准备换这种芯片呢……”倪光南见谢凯不再说成本太高,满意了不少。 郑铭虽然听不明白,可听到一个月只能生产300块处理器,意味着一个月最多只能生产100台,就知道想要免费帮海军装备部下属的单位搞一批的可能性没有了。 甚至,想要讲价都不行。 倪老总的话,更是证实了谢凯的想法。 来这个年代时间长了,考虑的多了,也就不会因为一点超越就沾沾自喜。 甚至,根本算不上超越。 人家那可是打批量流水线生产的东西,国内只能手工制造,没法比。 就如同战机这些东西,不是国内无法设计出来先进战机,而是生产能力不足! 在歼十刚开发出来的早期,132厂的战机生产能力,都是以个位数来计的。 后来配套提升了,生产力自然就上去了。 看看之前的歼-7跟歼-8生产就知道了,每一架战机几乎都是手工条件下的生产,零件无法互换。 一直到国家推行了标准化,加上404从一开始就强制执行国家标准,只要跟他们合作的企业,不按照标准来,统统拿不到404的合约。 这样才好了很多。 “很多东西,不是设计不出来,可工艺限制了。你去看看那块64位处理器的样机,就知道了。”沈海鹏邀请谢凯去看他们目前开发的最先进的处理器。“主频率可以达到400mhz,同样二级缓存,能同时执行三条指令,浮点运算功能更强……” “这不是挺好吗?” 这让谢凯高兴了起来。 技术方向没错,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没有人接话,了解内情的不愿意说,不了解内情的,不知道怎么说。 电子研究所,是基地最早大规模扩张的单位,现在占据了基地扩建的底下空间三分之一的区域,地面上也多了两栋占地面积不小的楼。 早已不再是原本那个只有几十人的电子研究所。 最核心的区域,安保极其严格,即使有通行证,也无法进入通行证无法跨越的区域。 当经历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后,谢凯到了计算机研究中心。 “这就是我们的龙芯一代!” “这……” 看着眼前的东西,谢凯瞪大了眼睛,他无法接受眼前这东西就是龙芯! 太扯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