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为鳌拜保驾护航-《抗清》
            
            
            
                
    第(3/3)页
    弄不好,王五哪天能被百姓用锄头砸死。
    这一点,王五很清楚。
    他面对的是一个统治已经稳固的新兴封建王朝,而不是二十年前将亡的明朝。
    最好的结局就是流窜出海同张煌言会师,找个海外荒岛等待三藩起事。
    同这个结局比起来,利用清廷同吴三桂的矛盾、鳌拜同清廷的矛盾,为明军争取最有利的条件,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考虑现实因素,王五作出退让。
    就是他本人及东进的这支明军偏师可以剃发易服,但茅麓山根据地那四万军民不剃发,且清军要将前番夺去的兴山、竹山、房山等六县交还明军,军政方面由明军自治,不接受清廷委派的官吏。
    理由是他无法说服茅麓山军民同他一起剃发,毕竟他只是明朝的湖广总兵,而不是楚王,又或军民共推的领袖(李自成继承者)。
    然而,这一条还是遭到张长庚的反对。
    他可以代表朝廷同意归还明军数县,并给予明军自治,但前提是明军必须剃发放弃明朝旗帜,不然,算怎么回事?
    不管你王五是真降还是假降,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一下的吧。
    伱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他张长庚有几个胆子就这么跟你把事定了。
    穆里玛也不敢。
    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吵,直到王五让人将水桶提进来,张长庚气势方为之一泄,提议先将此事搁置一边,日后再谈。
    穆里玛也表示此事可待京中兄长书信来后再定。
    眼下就王五这边先确定下来,这样不仅能给燕京一个交待,也能让穆里玛能够以大将军身份重回前线,而不是以俘虏身份要求图海做什么。
    图海,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必须除掉。
    王五同意,双方便在穆里玛前番给出的条件基础上商谈。
    穆里玛的劝降条件是王五所部集体改编为汉军镶黄旗,实给六个牛录编制外,王五本人另授汉军镶黄旗都统,给一等子爵俸禄。
    对此,王五全盘接受,但他本人绝不入朝,所部官兵也必须于荆州就地安置,不得打散重编。
    “另外,要给我这个荆州总兵一万营兵名额,荆州知府人选也由我来定。”
    为了日后能成为起决定作用的一股力量,王五自然要扩军,但他没钱扩,所以相关钱粮这一块得清廷提供。
    当然,清廷不肯提供也行,那就得允许王五自行在荆州设官征税,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三藩”。
    穆里玛听后却是摇头道:“这个不行,可以让你做荆州总兵,也可以让你不入朝,但是你最多只能养三千人。”
    王五想了想将穆里玛单独请到隔壁谈话。
    不待穆里玛开口便道:“你们的小皇帝用不了多久就会亲政,到时便是鳌少保与大将军的死期,我归顺的是少保而非大清,所以有我这么一支兵马在,于少保、于大将军只有利而无弊。”
    稍顿,沉声道:“将来少保与大将军真要有事,我立刻起兵清君侧,为少保与大将军保驾护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