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闻听大帅令鞑靼人掌兵,胡豅诧异地看向吴遵。 吴遵则露出无奈的表情。 明军损失太大了,几个团营都被打残了。 而且,招降鞑靼人,明天就要上战场,这个时候若能由同族的塔尔带着,效果会比其他将领强。 胡豅深有感触,他带着两万多鞑靼兵都害怕,何况带着人家冲自己的大营,随时都可能哗变。 所以,于谦必须信任塔尔。 当天夜里,于谦就坐在城门口,看着各军整编,然后短暂休息,用了饱饱的早饭。 巳时已过,明军仍无出兵的意思。 那些被招降的鞑靼兵,脱了短衣,躺在土地上晒太阳,他们还没被发放兵器,上战场时才会发。 塔尔大肆提拔自己的朋友,令他们去底层告诉降兵,打完这一仗给发多少钱,让他们回家买媳妇云云。 鞑靼兵打秋谷,是赚钱来了。 跟他们讲道义,估计会给你一刀。只有把明晃晃的银子放在城头,才能鼓舞他们的士气。 于谦把库房里所有东西全都拉出来了,粮食、银子、布匹、铠甲、兵器、马匹等等。 全都摆在城门口,告诉他们,打胜了就全都发给他们。 按割的人头发! “大帅,翁牛特部也在整合鞑靼,兵贵神速,快才有胜机!”吴遵低声进言。 于谦却不动声色。 “大帅,那些鞑靼兵不耐烦了,想快些拿到赏赐。”胡豅小声道。 用降兵打他们自己人,可不是件简单事。 胡豅很小心,但仍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于谦并没责怪他:“胡豅,不要将他们看成鞑靼兵。” “他们在你的队伍里,那就是明军,该打打该杀杀。” “按军规来,不必在乎。” “本帅给你撑腰!” 胡豅眼睛闪烁着小星星,他真的第一次敬佩于谦。 昨晚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于谦轻松化解。 正因为于谦一夜未睡,亲眼盯着整编。 整编过程才会这么顺利,不听话的刺头儿都被杀了。 昨晚每一刻都有人被杀。 却没有人敢煽动造反,因为于谦坐在那看着呢。 蒙人敬畏强者,于谦虽然不用刀子,但他根本不怕将后背给他们,变相说明于谦的强大。 再者,就是于谦有如此海量的财富。 没错,在蒙人眼里,财富也是实力的象征。 看着大宁城头摆放的财物,他们下意识以为这些都是于谦的财富,这样的人就是上等人,他们这些兵卒就该给这样的人卖命。 “不必急,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于谦目视前方,嘴唇翕动:“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们不会珍惜的。” “可,万一发了武器,他们直接抢咱们该怎么办?” 这才是胡豅最担心的。 “所以本帅在等!” 于谦从各个埋伏点抽调人回来,他也在防着鞑靼降兵。 “可战机……”吴遵都知道,现在是踹营的最好时机。 “战机是创造出来的,不是谁赐的。” “何况,伱怎么知道,毛里孩没准备好呢?” 于谦反问:“吴遵,明军人少,镇不住鞑靼人,昨晚杀得不够多,塔尔做事优柔寡断,反而留下了大麻烦。” 还不够狠? 胡豅倒吸一口冷气,他带回来的鞑靼兵,被杀掉了一万人。 竟还不够狠? 于谦看穿他的想法,轻轻道:“打仗未必兵越多越好,兵贵精,不在多。” “咱们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少饭,吃多了会撑到的。” “你在鞑靼大营里,凭借一万两千人,搅得十几万鞑靼兵苦不堪言,就是这个道理。” “犹如臂使的兵,才是将军们渴望的兵卒,而不是充数的兵丁。” 以昨晚明军的实力,也就能吃下四五千人。 结果俘虏总数约两万一千人。 明军满打满算都不到一万人,还个个带伤,怎么管理多出一倍的俘虏? 若因为战机就发放武器,令降兵上战场,那是取死之道。 人家为什么非要杀人再回来领赏赐呢? 干脆杀了你们,把值钱的东西抢走,多直接,多痛快。 这才是人性。 “胡豅,打仗要看全局。” 于谦乐意教导年轻人:“战场上,战机不是寻找出来的,而是要自己创造出来。” “本帅断定,毛里孩昨晚肯定一夜没睡。” “翁牛特部几乎已经整顿完毕,在大营里设下陷阱。” “就等着咱们踹营,把咱们一举歼灭呢。” “怎么可能?”吴遵惊呼。 于谦指着鞑靼大营:“你们看,平不平静?” 吴遵皱眉:“昨天下午是咱们的人在大营里搅和,所以才火光四溅的……” 胡豅却摇摇头:“大帅说得对,鞑靼大营是陷阱!” 他亲自深入敌营,知道哪怕没有明军,鞑靼人也会互相抢夺的。 “那你看,咱们该如何破局?”于谦看向胡豅。 “等!” 胡豅吐出一个字:“和毛里孩比耐心!” “哈哈哈!”于谦笑了起来。 吴遵似懂非懂。 毛里孩整合起鞑靼兵,肯定比大明招降更快、更彻底。 给他们时间越多,翁牛特部战斗力越强,届时如何压制? “不懂?” 于谦看着吴遵,笑了起来:“本帅和胡豅,是站在大局上看问题的。” “你想想,陛下派咱们移镇大宁,是做什么的?” “解大宁之围。” “其实,咱们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无比完美的结束。” 于谦乐意教导他。 “大帅的意思是,大宁之围已解?”吴遵皱眉。 “没解吗?” 于谦抚须而笑:“满都鲁死了,鞑靼一盘散沙,翁牛特部损失惨重,恢复实力也需要一段日子。” “换你是毛里孩,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回家!” “回漠北。” “所以,大宁之围已经解除了。” “咱们已经获胜了。” 吴遵还是不明白:“可咱们就放鞑靼兵返回漠北?” “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于谦笑道:“吴遵,你看看咱们的缴获。” “杀死鞑靼兵三万多人,缴获两万多俘虏。” “鞑靼势力大幅度缩减,咱们这一仗打得还不漂亮吗?” “至于如何阻拦毛里孩回家。” “那就不在这个计划之中了。” 这就是于谦看问题的角度,从全局看问题。 “大帅的意思是,咱们也该进入下一个阶段?” 吴遵明白了:“之前咱们是防守大宁,下一个阶段就是反攻鞑靼?” “孺子可教。” 于谦和胡豅相视而笑。 大宁之围,围的不是大宁,而是京师。 于谦手里的实力,必须拿来守城,不能浪。 如今攻守之势转换。 鞑靼变成守方,进攻方可就不是只有一种手段了。 尤其是于谦,他最喜欢利用战场,玩转战场,而不是打呆仗。 “大帅是在等蓟州兵?”胡豅问。 于谦笑而不语。 没错,他就是在等蓟州镇的兵,合计四万人,蓟州镇只剩下五千人防守,其余人全都来驰援大宁。 算算时间,今天就会到。 四万明军,还压制不住两万俘虏? 到了午饭点,于谦没有用饭,下面的将领也不敢擅自用饭。 中高层一日三餐,兵卒则战时两餐,非战时一餐。 让敞开肚子吃饱了,那就是要玩命了。 火头军却在做饭。 是稠稠的菜粥,这是兵卒的正常伙食。 扎根筷子能立住了,说明要让兵卒卖命攻城了。 平时都是半稀半干,饱腹是不可能的,最多是饿不死。 至于吃干饭,想都别想。 连朱祁钰都知道军中的苦,但他却当做没看见,因为朝堂支撑不起这么多大军的开销。 今天却有酱菜,不用吃醋布了。 鞑靼兵还好些,有肉干吃,但这玩意吃多了涨肚、便秘,问题是鞑靼底层兵分的肉干很少,也都吃不饱。 兵卒们闻着饭香味,顿时饥肠辘辘。 尤其看见那些亮闪闪的银子、武器,一个个眼睛发红,都想冲上去抢了。 于谦对此视而不见。 他在熬鞑靼兵的性子,现在多急,上了战场就有多凶狠。 “报!” 传令兵快马来报,献上一个竹筒。 于谦打开竹筒,看完里面的信笺,登时嘴角翘起:“吩咐火头军快些做饭。” “再下令,把城里的肉全都收集起来,今天晚上办庆功宴!” 张固来了! 一个半时辰后,城外尘土飞扬,看到了大军的身影。 于谦命胡豅去迎接,表示尊重,毕竟胡豅的父亲是胡濙,给足了张固面子。 很快,张固走到城门口拜见于谦。 短暂寒暄之后。 于谦问:“张固,这支大军可否能战?” 很难再战。 从蓟州奔袭大明,走了三天,兵卒十分疲惫,都想进城休息,恐怕没有战心。 “若能提高恩赏标准,能战!”张固小心道。 于谦最讨厌搞阵前封赏那一套。 这场仗是能打,但以后可就贻害无穷了。 “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但拿了饷钱,还贪得无厌,该杀!” “此风绝不可助长!” 于谦斩钉截铁:“此话休要再提!” 张固只能请罪。 别看他们军号响亮,但都是新成立的军队,思想觉悟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太保,事急从权。” 张固低声道:“您能给鞑靼兵发钱,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人发钱呢?” “本帅要把鞑靼兵消耗光,你的人也能消耗光吗?”于谦反问他。 张固蠕了蠕唇,没有说话。 “如果不能,就不能出现此风!” 于谦望着对面的营盘:“哪怕本帅把他们放回漠北,也决不允许又人坏了军规!” “本帅在朝堂上站着一天,就不许有人坏了军规!” “除非本帅死了!” 这番话掷地有声。 于谦也生气了,别拿战功当借口,你们立下战功,朝堂没赏赐吗? 武人难制,就是从战前邀赏开始的。 “下官知罪!” 张固神情一僵,没法再劝。 别看同属文官,张固资历也不低,却争不过于谦。 恐怕争到皇帝那里去,皇帝也会支持于谦的,竭力维护规则的,恰恰是皇帝。 于谦神色微缓:“那就歇一夜,明日出征。” “今天就不打了,都歇歇。” “传令下去,把饭菜撤了,明日再吃!” 于谦心里有气。 战机,被白白浪费了。 毛里孩设下陷阱又如何? 本帅从守势中摆脱出来,大宁之围已解,那么战场上怎么玩,该本帅说了算! “太保,蓟州镇兵丁跑了三天,赶到了大宁城,总该吃一口饭吧!”张固不乐意了。 “加水一半,给他们吃口饭即可。” 于谦冷冷道:“就在城门口暂且住下,明日一早吃完饭就出兵!” 他对张固十分不满意。 左等右等,终于把张固盼来了,结果这四万人却上不了战场,早来晚来有什么用? 你们累,难道昨天攻杀一天、受创无数的兵卒就不累了吗? 他们包裹着伤口,还得准备杀敌,你们只是行军几天而已,就叫苦不迭? 这样的大军,能指的上吗? 陛下耗费大量钱粮,练你们有什么用! 张固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于谦懒得理他,令人建造简单营盘,今晚过夜用。 “多建茅厕,告诉兵丁,必须去茅厕方便,违令者斩!” “尽量用热水。” “外面蚊虫多,叫军医多多采集药叶,给兵卒们发下去,敷在身上,防止蚊虫叮咬。” “人尽量散开,不要聚集。” “尸体及时处理,绝不能过夜。” “千万注意疫病。” “……” 于谦开始忙碌起来。 安顿扎营,同时,又把胡豅、顾荣叫过来,吩咐些事。 他们率领本部悄悄离开大宁城。 鞑靼大营。 毛里孩左等右等,却不见明军袭营。 被于谦看穿了! 他心里泛苦,为了快速整合各部落兵丁,他花了大价钱,把家底儿都砸进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