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父王之所愿,非如周天子,不是天下共主,而是万民凝一,华夏共生,天地一色。” 许栀感到她越往下说,嬴政握住她的手臂越用力。 “为父唯有在李斯那里得到过类似的答案。而你比李斯更加大胆直接。” 许栀凝视面前的这双眼,眼神滚烫,激动,锋利。 如同岩浆涌流,如同雷霆万钧,如悬崖狂风。 直视这双眼。 这是后世的两千年所赋予她的勇气。 浇筑成了许栀眼中坚定不移与不可磨灭的信念。 “荷华于千万个梦中看见过一个盛世。” 翌日 “阿月,我昨晚,父王与母妃来之前,我是怎么回的殿内?” “是张良先生。”阿月为许栀的漆盒添上一块烤制的肉肴。 许栀这是明知故问。 张良当日在韩宫就怕她大哭大闹,崴了脚也愿意背他,让她直杠杠地倒在阶梯上摔得鼻青脸肿,他应该做不出来这事。 “老师是如何带我回殿的?”许栀问得很轻快,一副不谙世事的神情。 “婢看见先生抱公主回殿中时,公主还昏迷着。” 听到这个回答,她看着阿月的眼睛。 许栀自己本来不在意这些细节,她的身体年龄小,但在古代王室中“抱”这个词所包含的逾越礼数的分量,阿月虽然也年纪小,但她在宫中长大,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张良背叛她是事实,但他不是不懂礼数之人。 当时在雪地里,离殿还有段距离,他赶紧把她放了下来,朝她强调所为乃是紧急。 昨天就算自己晕了,他应该还是会选择把自己背回殿里,而不是抱回去,还让她的贴身侍女看见落下口舌。 许栀想起嬴政跟她说“识人善用”,而阿月是燕国人。 她很快将从嬴政那里将学会另外一个道理——人不付出鲜血的代价,不会长记性。 许栀咀嚼着口中的肉块,不作其他动作,嘟囔道: “老师不嫌我重就好。” “可是公主。张良先生他,他,”阿月见小公主是这个反应,有些着急起来,她连忙在侧边躬身道,“公主。先生他这个行为实在欠妥,他还在梅园……让您白白受到大王的猜忌,您不能姑息。” “他总不能把我扔在雪地。” “可先生分明可以让婢带公主回殿。” “……也对,你说得极是。张良太过分了,你现在就去告诉他,我不要他到李斯府邸接我了,我自己回宫。” “诺。”阿月听许栀口中对张良的称呼从老师,他变为本名,已渐渐表露不快,所以赶紧应答。 许栀再夹起一块鼎具中冒着热气的肉,却再没有食欲。 她望了窗外的白空,拔出刀鞘,锋利的白刃吹发可断。 张良,我一点儿都不想杀你。 可若按父王之意,你该死于短刃之下。 那么是生是死,皆看你的选择。 她收起短刀,别在腰间,告知殿外的卫士。 “帮我召蒙毅大人,说荷华准备去廷尉李斯的府邸了。” “诺。” —— 1.雍城 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 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今陕西宝鸡凤翔区境内),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4]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秦雍城遗址是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蒙毅(?-前210年) 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毅早年官居上卿,外出时陪秦始皇乘一辆车,侍奉秦始皇不离左右,在朝内出谋献策,初称为“忠信大臣”。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秦始皇起驾巡游会稽(今江苏苏州),沿海北上,直趋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途中患病,派蒙毅转还祈山川神灵,没等返回,始皇驾崩。蒙毅回来后,赵高和秦二世欲借机消灭蒙氏兄弟,便捏造罪名杀害了蒙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