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哪知杨过并未伸手接信,而是说道:“院子里头,有比我更适合送信的人。你何不把信交给他,让他替你代劳呢?” 荀彧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却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我便送你们出府。” 杨过三人来到院子里,向背对着众人的身影行礼后,便整齐地立于那人身后。 荀彧踏入院子的瞬间,几乎是立刻,他的目光便锁定在了那道身影之上。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紧接着是难以置信的惊喜,他低声惊呼道:“文和?竟会是你! 贾诩缓缓地转过身来,他的面庞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文若,久违了。可愿与我共饮一杯,叙叙旧情?” 荀彧哈哈大笑,他的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释然。 他大步走到贾诩的面前,两人相对而坐,举杯相邀。 酒至半酣,荀彧放下酒杯,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之意:“文和,你在荆州可还安好?这些年来,我时常挂念你。” 贾诩微笑着说道:“无家族拖累,我与家眷尚且安好,在荆州过得还算自在。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会想起往日的种种,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荀彧望着眼前的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遗憾,他长叹一声道:“或许,今日便是你我最后一次相见了。” 贾诩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他的话语简短而尖锐,“愚忠!” 这两个字仿佛一把利刃直刺荀彧的心头,但荀彧却不生气,辩解道:“至少,丞相平定了中原,让中原百姓免于饿殍满地的悲惨命运。” 贾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开口夸赞道:“皇叔宽厚仁义,深受荆州百姓的爱戴和敬仰。” 荀彧扭头看向贾诩,眼中透露出几分疑惑和好奇:“文和,我始终不明白,刘皇叔究竟许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舍弃丞相,转而投奔荆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