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各怀鬼胎,达成协定-《昏君听劝后,百官都麻了》


    第(1/3)页

    宇文泰脸色不悦的说道:“这有什么?朝廷有高手,我们还有帮手!”

    “益州可是有很多的江湖门派,朝廷欲吞并武林,必然让益州的江湖门派们,人人自危,我们何不与益州方面联系,毕竟唇亡齿寒之道,相必他们是懂的。”

    苻健道:“我正有此意也,关中若失,朝廷必出兵凉州与益州,我们可以与董颖还有益州的各方面进行合作,到时不愁挡不住朝廷的攻势!”

    李隆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董颖与益州,顶多帮我们牵制一下朝廷兵马,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如何将朝廷之军挡在关中之外吧!”

    “各位当知,我郡情况特殊,防御压力很大,朝廷可以从三个方向,六条路线对我发起进攻。”

    “现在我虽然强行征兵了二十万,但是,依旧会显得捉襟见肘,兵马不够用。”

    李隆说的是实话,朝廷可以从东、北、南三个方向进攻。

    北面,从凉州的北地郡南下,是一条路线。

    从朔州的上郡南下又是一条路线。

    东面就更多了,走河中郡的龙门渡是一条,从皮氏进攻双是一条,从浦坂又是一条。

    南面,就更加没有阻碍了,从华阴北上,防无可防也。

    这就是李隆很头疼的原因。

    他的冯翊郡,在朝廷眼中,就是漏风的筛子。

    李隆的意思,宇文泰与苻健如何听不出来。

    宇文泰不接话茬,苻健则道:“我以为,朝廷若进兵关中,必主力沿着郑县、霸凌杀到长安城。”

    “长安若破,则关中不战自溃,不管你两位如何防守,都没法在挡住朝廷的进攻了!”

    战略角度来说,长安更为重要关键。

    别看冯翊郡像一个漏风的筛子,但是其实并不重要。

    这话直让李隆急。

    长安城安高且坚,朝廷就算要打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来。

    自己的冯翊郡可是会遭到六路大军的围攻。

    自己岂不是死得最快的一个。

    他如何能不急呢。

    “安西将军,你先别急!”

    宇文泰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站起来阻止了李隆说话:

    “长安自古便是必争之城,尤其是像定海神针一样扎在关中,谁得长安者得关陇,所以长安城还真的很重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