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来还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函谷关。 那就是走宜阳沿洛水上游直到卢氏城,再由卢氏北上翻过枯枞山从烛水上游而下,直抵函谷关后背腹地。 虽然不能过大军,却是可以通精锐小股部队。 到时腹背受敌,函谷关必失。 与其如此,不如趁早放弃。 要怪只能怪,这一次李家损失太大。 “现在不是在招募兵马了吗?” “就不能……” 杨忠与李道宗皆是摇头。 根本来不及了。 赵膏是很聪明又嗅觉敏锐之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唉,惨也,痛也!” “撤吧,全军撤往潼关!” “让柴昌留守弘农郡,毕竟他是太守,未有失德犯错,即便是赵膏控制了朝廷,亦不能借此罢免他的郡守之职。” 李道宗与杨忠赞道:“家主英明,有柴昌在弘农郡为明;有杨家郡望在暗,即便赵膏拿下了函谷关也如鲠在喉,根本把控不住,迟早还会将此关送给镇西将军府的!” 话虽如此,但是李基有种不妙的预感,此次离开函谷关,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个已经死去的昏君叶无泷。 这该死的错觉,怎么我又想到了他。 真是阴魂不散,死了都不能让我安心。 翌日一早,李基众军收拾东西,挨到下午时分,众军这才陆续撤出函谷关。 将守关的任务移交给了弘农太守柴昌。 柴昌目送李基等军离去,脸上泛着苦色。 今晚他就紧急叫停了募兵之令。 李家大军一撤,前途未卜呐。 赵膏会不会动他,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 他心里同样惴惴不安。 就这样瞎等了一日。 第二天中午,这才看到一支铁骑精锐姗姗来迟。 “果真是强军,难怪李昞等人不敌!” “同样是五千精骑,却比镇西将军府原来那五千要强上数倍。” 柴昌脸露震撼之色,心里越发的苦了。 这明着的卧底怕是不好当呐,只是一脚踩进了李家,根本无法再抽身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