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年新气象-《什么?我在南亚当大明皇帝》


    第(2/3)页

    最先收到圣旨的是京城的官员,官员们纷纷震惊不已,朱辰铭的这道诏书已经明确以后承政殿发出的文书具有最高效力,那等于内阁的决定朱晨铭可以随意否决,朱辰铭已经等于集中了所有政权。

    大部分官员在年前就听说聂首辅奉陛下命令实行新政,本以为只是新帝上任三把火,如今这道文书让百官意识到这次新政的重要性。

    可以说在这次新政中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日后大明的核心政治格局。

    各官员心事重重,也不是没有想要争权的大臣。但是就连内阁首辅都是朱辰铭的人,其余人自然掀不起什么风浪。

    在锦衣卫和东厂联合清洗掉十几名官员后,纷纷老实了下来。

    随后承政殿便紧随其后的发布了第二第三条诏书。分别

    “设立帝国发展与改革部,总管帝国各项改革事宜,任命聂阳辉兼任部长,正二品。

    取消工部,将原工部改建并设立国家建设总局归发展与改革部管辖,任命原工部尚书方飞宇担任局长,正三品。

    其余内阁各部门在帝国发展与改革部规划下实行改组。”

    “设立帝国军事改革部,陈书华兼任部长,正二品,总理一切军改事宜。”

    朱辰铭仔细研究了内阁中的部门划分,发现实在是不合理,不仅各部下属的各司的权利和责任有所冲突,就连不同部的各司都有权利相交的地方,一出问题就互相扯皮。

    更何况偌大的内阁只有五个总的部门,五部尚书权利极大,并且绝对不可能全部负责的过来,这肯定会导致政府效率降低。

    朱辰铭自然不惯着,第一道政令等于除了保留了内阁这个称呼之外,内阁所有部门全部洗牌了。

    但是新设立的帝国发展与改革部确是让很多人眼红,部长竟然是史无前例的正二品。

    要知道之前最高的实权官职也就是从二品的首辅。再往上的品级所对应的官职都是虚职。帝国发改部部长竟然是正二品的实权官职。

    这一道政令在全国范围都引起极大的轰动。反对的奏折一封接着一封的发往承政殿。朱辰铭则是全部留中不发。

    第三条政令关注的人则少了很多,大明政坛势力很难插入军中,陈书华本来在军中就有极大威望,所以军队势力并不像内阁各官一样反对。

    为了保证改革的快速推进,在朱辰铭的示意下,聂阳辉提前召开了内阁会议。

    .............

    文渊阁中

    “聂首辅,陛下此举简直是在毁我大明万世之根基!”户部尚书王奇文拍了拍桌子愤怒的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