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戴春山感觉到了仁圣帝的目光,但是他不怕,他爹是戴荣,从小耳濡目染,戴春山并不耿直,相反就是太了解这位陛下的性子,知道事情越是闹得大,越是人尽皆知,他们反而越是安全,所以他没有直接面圣,而是选择带着一群今年的新科进士们一起跪在了皇宫外,把这件事炒得轰轰烈烈。 戴春山最先找的是柳之恒的几个学生,王充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有了燕云一派的新科官员做底,剩下的就好办了。 戴春山先是找了几个几个有分量的,第一个就是谢听澜。 谢听澜是今年的状元,也是这么多年来,京城老百姓最喜欢的状元,一是因为他出身贫寒,二是因为他年轻英俊,谢听澜和江流云打马游街那一日,不知道有多少姑娘为他们俩倾心,有他在,这事儿就少不了人关注。 戴春山本来做好了要花些心思说服谢听澜的准备,但没想到,谢听澜没有犹豫,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感动得当他晚上戴春山就拉着谢听澜和几个燕云进士一起痛饮,之前还因为解元之事有些龃龉,从今日起,大家就都是兄弟了。 但让戴春山惊喜的是,江流云竟然也来了,还是知道消息之后主动来的。 有了前三甲,剩下的人就好办了,不到半日,呈万民书的队伍就组织好了。 虽然戴春山知道,里面有不少人不是真心为他师父喊冤,就是爱蹭。因为有前三甲顶着,这事儿不成,首先被收拾的也是前面那三个,法不责众,总不能把今年的进士都罢官了吧?可若是成了?那不就给自己争了一个清流的好名声么?但没有关系,戴春山愿意给他们蹭,只要把事情闹得大大就行。 于是,戴春山就带着几十个进士跪在了皇宫外,正午时分,最热闹的时候,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这些事情。 这一闹那可就惊动了官场里那些个清流。 清流最在乎的就是名声,平时没有东西可骂,他们都要找些事儿骂一骂皇帝,这几乎就是大夏朝文官的传统了。不骂皇帝,怎么显得他们正直清高呢?万一还皇帝忍不住,打了他们一顿,那他们不就名留千古了? 现在遇到这么个值得骂的事情,这群老东西,那叫一个兴奋,连夜就来声援这群举子,哗啦啦地在宫外又跪了一排。一个个声情并茂,哭天抢地,一群老东西,比几个柳之恒的学生还能哭、还能骂,简直就要把柳之恒的事情说成千古奇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