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天街踏尽公卿骨-《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不过,也足够他应付一阵子了。
    王神仙那边,尽量给不动产。
    因为不动产可以评估的价格更高,而且更受世人的欢喜。
    太平岁月,优质不动产比金银更值钱。
    而其中有一些不动产,李郁是定然要留下的。
    比如,胥江码头,枫桥镇的两个仓库,还有几百亩水田。
    这些不动产,位置极佳。
    属于平时拿着钱,都买不到的风水宝地。
    无论在哪个朝代,都集中在那一批官绅手中,永远不会进入流通市场。
    李家堡的骨干分子会议上,
    众人眉开眼笑,畅想未来。
    一下子入账这么多钱,可做的事就太多了。
    砖石铜铁,敞开买。
    西山岛的大基建,全面铺开。
    本府的官吏,用银弹打瞎他们的眼睛。
    还有麾下人心,用饷银购买。
    “诸位,都别客气了。”
    “你们麾下管的那一摊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全部写下来。”
    “这世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
    李郁在团体中的威望,几乎达到了顶峰。
    ……
    三天后,李家堡外。
    “老爷。”
    一骑快速奔跑而来,烟尘滚滚。
    竟是和赖二一起去潮州府的人。
    “我们的船在宁波府补给时,小人奉命先骑快马回来禀报行程,这是所载的货物清单。”
    “好,太好了。”
    带去的银子,全部花光了。
    在福成的配合下,
    购买了优质硫磺4000斤,燧石500块,上等钢锭5000斤,熟铁5000斤,黄铜3000斤,燧发枪20支,舰载炮1门,千里镜5架,鲸油20桶,怀表5只。
    另还有零碎若干,比如毛呢,咖啡,水獭皮帽,香水等等。
    赖二是个灵活的人,前面是为公,后面零碎是为私,拍马p。
    “都是从哪儿购买的?”
    “大部分是从广东商人手里购买的,福成公子出面,价格实惠。枪炮,是从洋商那购买的。”
    “这门舰炮?”
    “一艘运茶叶的带英商船,开价3000两,直接从船上卸下来卖给咱们的。”
    “这价有点黑。”
    “是啊,赖爷本来还想买下船长的航海仪,结果那洋鬼子不卖。”
    “福成怎么样?”
    “他挂念着您呢。对了,还赠送了礼物,一只珐琅金怀表,两个洋婆子。”
    “你们收了?”
    “是啊,随船带回来了。”
    李郁哭笑不得,不过这也不能怪赖二。
    他怎么敢替自己做主,拒绝别人的礼物呢。
    只不过是多了两个吃闲饭的罢了。
    养着吧,当个景。
    “俩洋婆子,是啥肤色?不会是黑的吧?”
    “我也没敢看,裹得严严实实的。”
    不过,
    赖二的回程,没有那么的顺利。
    在洋面上,遇到了疑似海盗船。
    他们放了一炮后,对方知难而退了。
    看来,也不是职业海盗。
    充其量是渔民客串,想捞点好处。
    中途还失踪了一个水手,大概率是意外落水了。
    ……
    而进入长江口,也花了很多心思。
    避开苏松镇外海水师巡逻。
    驶入长江航道后,还挂上了粤海关的旗帜。
    虽然有些突兀,可也成功躲开了2艘想刮油水的水师巡逻船。
    若是被人登船检查,就完了。
    从长江进入大运河江南段,又遇到了若干波折。
    先是水位太浅,蹭了船底。
    海船是尖底,吃水深,沙船是平底,吃水浅。
    幸亏船速不快,没有造成严重漏水事故。
    后来,在浒墅关又遭遇了最大的一次危机。
    险些发生冲突!
    这帮税吏非要上船检查,要收重税。
    挂粤海关的旗帜也不好使。
    因为天下的税关,都是皇家的奴才管着。
    都是内务府出来的衙内,谁怕谁呀。
    赖二拼凑了500两银子,好说歹说,才过关了。
    所以,比原定的行程晚了3天。
    差点让李郁担心死,以为船沉了。
    ……
    赖二黑了,瘦了。
    他脚下这艘6成新的海船,也是从一个潮州府商人手里买来的。
    原主人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
    船上的水手,也是全班人马。
    他给了五倍的工钱,雇佣他们开船回来。
    李郁欣喜的看着这艘历经风霜的海船,还有这些不安的水手。
    听口音,是广东人,胡建人。
    没发生吃胡建人的惨案,看来船上的口粮充足啊。
    “赖二,此桩生意,你当首功。想要什么犒赏,尽管提。”
    “谢谢老爷。”
    赖二差点哭出来,不容易啊。
    总算是混出头了,得到了军师的青睐。
    “吩咐堡内,设宴。款待赖兄弟,还有船上的客人们。”
    好酒好菜,终于让这些水手悬着的心放下了。
    古人是很担心在异乡被害的。
    一旦和当地人翻脸,基本就走不出来了。
    帮亲不帮理,是封建时代做人的一条重要法则。
    五倍的工钱,拿到手了。
    但是李郁作为堡主,热情的招呼他们留下再玩玩。
    一应花销,自己包了。
    主人这么热情,不能不识好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