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天上掉馅饼-《调教大宋》
            
            
            
                
    第(1/3)页
    说到华联仓储,倒是曹佾那里说出点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的消息。
    “辽国贺岁使节已经到了开封,昨天见了富相公。”
    唐奕暗道都是黄河改道闹的,今年辽使来了三四回了。
    辽使见富弼也不奇怪,贺岁使节,当然是过了年,大朝之时,赵祯才会接见。而富弼在庆历之初曾经出使辽国,与大辽的官员还算熟悉。
    “辽使向富相公提了个要求,是关于咱们华联铺的.。”
    “关于咱们的?”不光唐奕,还有张晋文和潘丰都愣了。两国通谊,关我们一个商铺什么事儿?
    “辽使想让咱们在大辽中京也开一家华联仓储!”
    “什么?”
    “什么!?”
    “.....”
    唐奕以为自己听错了....
    潘丰以为曹佾说错了....
    张晋文环顾四望,看是不是大半夜的出太阳了...
    这可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了吧?
    ...
    话说,这几人至于这么大反应吗?
    还真至于!
    稀奇的不是两国互访提到了一个小小的民商,稀奇的是,辽人居然主动让大宋商人到辽国去做生意。
    要知道,宋辽两国除了雄州互市,民间的商业往来可以说是断绝的,当然走私除外。
    有人可能会说,汉民族排外,闭关锁国,不与蛮夷互通有无。
    真不是。
    大宋乐不得和辽、夏、高昌,回鹘、吐番、交趾开放边贸,因为大宋对外贸易是占便宜的。
    拿大辽为例,辽国别看比大宋还大,也十分强盛,但是,辽国能向大宋输出的无外乎牛羊马匹,还有皮货,这些都是低附加值的农副产品。
    当然,马匹大宋极缺,附加值很高,只是,辽人也不敢多卖啊!那可是战略物资,到时候,你用我的马来打我怎么办?
    那大宋卖给辽国的是什么呢?
    是丝绸、茶、布、瓷等等,在当时属于高附加值的商货。
    第(1/3)页